•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地評線】京彩好評:傾聽歷史迴響 激發矢志復興民族的精神偉力

2020-07-08 12:30:00
來源:宣講家網
字號

  1937年7月7日,侵華日軍在宛平城外盧溝橋悍然發動“七七事變”,中國軍民奮起抵抗,拉開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序幕。83年過去了,今日中國,早已不是往日中國,但歷史不可忘記!祭奠先烈,勿忘國恥,吾輩自強!

  83年時光荏苒,抹不去那段不能忘卻的歷史;83年白駒過隙,帶不走那段刻骨銘心的歲月。83年前的今天,盧溝橋上激烈的槍炮聲,宣告了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揭開了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全民抗戰序幕,開啟了中華民族在覺醒中奮起前行的偉大征程。“四萬萬人齊蹈厲,同心同德一戎衣。”在中國共産黨倡導並積極推動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全體中華兒女冒著敵人的炮火共赴國難,無論是正面戰場,還是敵後戰場,千千萬萬愛國將士浴血奮戰、視死如歸,各界民眾萬眾一心、同仇敵愾,奏響了一曲氣壯山河的抗擊日本侵略者的英雄凱歌,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一首感天動地的反抗外來侵略的壯麗史詩。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偉大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近代以來爭取獨立自由史冊上可歌可泣的一頁,是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進程中飽經滄桑的一章。沉痛的歷史不會因時間流逝而磨滅,作為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重新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使中國人民贏得了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尊敬,開闢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開啟了古老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證明,中華民族是具有頑強生命力和非凡創造力的民族,只要我們緊密團結起來,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如今,我們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尤需牢記歷史的啟示,落後就要遭受欺淩,自強才有尊嚴地位。只有國家強大起來,永久和平才會成為愈發切近的希望。

  昭昭前事,惕惕後人。今天,盧溝橋歷經滄桑、巍然矗立,訴説著那段難以忘卻的歷史。我們永遠不會忘記,為轉移群眾和掩護主力部隊,把敵人引向頂峰絕路的狼牙山五壯士;我們永遠不會忘記,與敵人戰鬥到最後一刻的鋼鐵戰士楊靖宇;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七七事變”爆發後不久,在北平城外誓死守衛血戰到底的趙登禹……83年,時光穿越滿目瘡痍,見證中華民族的涅槃重生,歷經劫難的盧溝橋,則見證著華夏大地從苦難走向輝煌。今天,河山重振、錦繡繁華,足以告慰先烈們的在天英靈。此時此刻,就讓我們自覺將這段不屈抗爭的歷史化為我們民族的集體記憶,化為捍衛和平的強大意志,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力量之源。

  雨果曾説,歷史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反映過去的倒影。我們銘記歷史,為的不是延續仇恨,而是要將那通往未來的道路鋪建於以史為鑒的努力之上,為我們生活的世界不斷注入和平的正能量。在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當下,在2020年這一充滿不確定性的年份,傾聽歷史的迴響,更能堅定前行的方向。新的歷史條件下,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揚偉大抗戰精神,不斷增強團結一心的精神紐帶、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繼續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前進,不斷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成就告慰我們的前輩和英烈!(來源:宣講家網)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