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美國經濟學家:白宮疫情應對滯後引起信任問題 復工經濟政策存在內部衝突

2020-05-18 20:28: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美國經濟目前面臨較大壓力,各州正在緩慢重啟經濟。但日前,美國經濟學家在接受央視駐華盛頓記者殷岳採訪時表示,白宮在疫情應對中的滯後與拖延,導致了各級政府和企業對政府判斷的不信任,且美國在失業救濟和中小企業支援方面的政策也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反而影響了經濟重啟。

  白宮行動遲緩 導致社會不信任

  總臺記者 殷岳:美國從白宮方面正在呼籲各州重啟經濟,一方面我們看到失業率的不算上升給白宮帶來的經濟壓力,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福奇這樣的公共衛生專家也在不斷呼籲,或説是警示過快重啟經濟帶來的公共衛生風險。你怎麼看白宮呼籲重啟經濟的做法以及之前白宮制定的分階段重啟計劃呢?

  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經濟學家 錢楠筠:我覺得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它(白宮)反應太慢了。很多地方政府已經有很大的問題,比如加州、紐約,白宮就一直不反應,所以我覺得這種反應慢創造了一個很大問題是信任問題,導致現在在美國很多人都不信任白宮。這種不信任創造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美國老百姓,(包括)地方政府或者公司,他們都不知道到底情況是怎樣的,是應該繼續在家裏還是開始回去工作?如果是開始回去工作應該是怎麼樣的形式?因為這也挺複雜的,特別是大公司。

  失業救濟與中小企業救助計劃存在矛盾

  總臺記者 殷岳:另外一方面美國經濟現在確實面對很大的壓力,這種千萬級失業人數的總量,包括五六月失業率可能能到20%,即便不在大選年這都是很嚴重的情況,更何況今年還是大選年。

  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經濟學家 錢楠筠:這是的。從經濟(角度)考慮,很難知道這個失業率到底是什麼意思。一般經濟收縮是因為美國經濟有比較基本的問題,這次是這個問題是從外面來的,很難知道這是會像以前傳統的經濟收縮,是長期失業還是短期失業?所以美國還有歐洲所有的國家現在最主要需要做好的是保證這是個短期問題不是長期問題。美國政策有一方面做的不是很好,是你必須要沒有工作了才能夠申請這筆錢(失業救濟)?

  總臺記者 殷岳:也就是説在美國想拿到這個錢的前提是,這個工作一定要失去,這個行業一定要受到衝擊。

  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經濟學家 錢楠筠:是的。所以很多事情在別的國家我們看好像沒有那麼嚴重,但在美國就是特別特別嚴重,這方面就會創造各種各樣的小問題,但這些問題也不是很小。前兩天我還和一個人談話,他在紐約有好幾個餐館,他就説他現在想慢慢開起來,但廚師和工作人員不想回來,因為回來就沒有就業(失業)保險了。然後我們都知道秋天冬天疫情還會來一次,因為我們現在還沒有疫苗。來一次飯店又要關,關了以後他們又要重新申請就業(失業)金,這次他們説申請了好長時間才終於拿到錢,所以他們不想回來。

  總臺記者 殷岳:所以你的意思是説(美國)用了兩種方法來解決同樣的一個問題,我又給你提供失業保險,我又給中小企業提供紓困資金。但其實這樣反而就會像你説的你朋友那樣,他的員工不願回來因為不想失去失業保險的部分,但中小企業又沒有拿到足夠的資金來支援(一直)發工資,所以兩個政策之間本身也是有衝突的。

  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經濟學家 錢楠筠:對,有一點。

  總臺記者 殷岳:但我們也看到國會也一直在發紓困資金,但這些資金就是在給中小企業,比如你朋友的飯店,你覺得這些會有什麼作用嗎?

  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經濟學家 錢楠筠:作用肯定有,如果不給這些企業都會垮。我覺得可以討論的是怎樣給比較好,怎樣給效率比較高。美國政府辦公室行政方面沒有那麼多人可以管得很細,所以有些時候有些公司企業不應該拿(救助)還是拿了。你一定也聽説很多大公司拿了本是給小公司的保險,然後(被)發現了政府讓他們他們還,他們就還回去。

  (央視記者 殷岳)

[責任編輯:陳文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