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白宮內鬥亂象頻出 美國“班農們”眾叛親離冤不冤?

2018-01-18 09:00: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張朋輝 王會聰 本報記者 杜天琦】美國總統前首席戰略顧問班農的麻煩還沒有完。16日,班農接受特別檢察官傳喚,就調查“俄羅斯干預美國2016大選”進行做證。班農“眾叛親離”,與總統家族鬧翻、被金主迅速拋棄,連自己創辦的網站也“同意”其離職。一年時間裏,班農不再是白宮有權勢、甚至被形容為“大操盤手”的人。這足以説明美國總統顧問是一份高風險工作。這樣的先例還有不少,尼克松總統“水門事件”找出的幾位高級“替罪羊”入了獄,裏根總統的白宮幕僚長裏甘黯然離開時自稱“見了鬼”,“小布希大腦”卡爾羅夫被迫辭職後很不甘心……華盛頓政治給美國人的印象一直都很糟糕,《環球時報》記者接觸的一些美國專家和民眾,喜歡用“戲劇”一詞來形容白宮每天發生的新聞,至於總統和高參之間的恩怨自然增加了些“伴君如伴虎”的劇情,但熱鬧的背後,還是美國政治人物的利益之爭和驢象兩黨的權力之爭。

  總統顧問級別分三類

  特朗普就職後,幫助其競選成功的班農擔任總統首席戰略顧問。這位“超級顧問”本來與總統關係密切,差不多成為“全美第二有權之人”,由他和擔任過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的白宮幕僚長普裏巴斯等人組成的小圈子成為白宮決策者。特朗普執政初期,《紐約客》這樣描述説,許多人曾迫不及待地為班農貼上“卡爾羅夫的(白宮)西廂繼任者”標簽。卡爾羅夫是小布希總統時期的高級顧問兼白宮副幕僚長,但因捲入醜聞而辭職。隨著班農在白宮的影響力如日中天,美國國會眾議院少數黨領袖南希佩洛西的副手漢米爾認為,班農已成為“吃了激素的卡爾羅夫”。

  在特朗普去年4月明確強調“我的戰略專家就是我自己”後,班農被“移出”國家安全委員會。到了8月,樹敵太多的班農徹底出局。美國網路媒體Vox評論稱,班農根本不是特朗普的“大腦”,只是兩人一度趣味相投。班農試圖在白宮及共和黨內貫徹民粹主義的原則,並同很多人矛盾加劇,結果可想而知。同樣,普裏巴斯任職不到200天也被免,美國媒體認為他沒能阻止部分媒體對總統的流言和攻擊,推動廢除“奧巴馬醫改”的努力未能讓總統滿意,沒有得到總統團隊其他核心成員的支援。

  美國總統顧問名頭眾多,除了班農這樣的“超級顧問”和白宮幕僚長外,主要還有三類:一類是高級顧問,成員兩到三人,是最高級別的幕僚,主要負責政治事務或公共關係。現任總統高級顧問是庫什納和史蒂芬米勒。庫什納是特朗普的女婿,同他關係非同一般。米勒擔任過特朗普的首席演説撰稿人,並在媒體上堅定捍衛特朗普,他有一句話被廣泛報道:“特朗普總統是100%正確的,我準備隨時上電視捍衛總統的立場。”第二類是總統顧問,主要是行政辦公室高級助理,現任美國總統顧問中有凱莉安康威。康威是民意測驗專家,是特朗普的競選經理,她因此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操盤”大選並勝選的女性。有媒體報道,特朗普邀請她出任白宮發言人,被她婉拒,後留任總統顧問。第三類是特別顧問,這類人員就某一政治議題向總統提供專業建議,特別助理數量多,且有彈性。有媒體還説,在今天的美國,理論上有數百人可以用“總統顧問”這一頭銜,從國家安全顧問、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到一些知名商人擔任的經濟顧問。

  屢有高參充當“替罪羊”

  作為美國總統高參名滿天下的大有人在,如做過尼克松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亨利基辛格。基辛格曾在接受《大西洋月刊》採訪時特意叮囑記者“用第一人稱”加上這樣一句話:“雖然基辛格已不在政府服務多年,但我發現他的自信與自負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減少。”此外,地緣戰略大師布熱津斯基在擔任卡特總統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期間,也發揮過重要作用。不過,基辛格、布熱津斯基作為高參時的工作也不是一帆風順,他們在擔任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期間,都同當時的國務卿意見相左,上演過幾番“鬥爭”。

  《今日美國報》近日羅列了最近幾任總統身邊的高參,如克林頓大選勝出令其助手、政治顧問卡維爾聲名大噪,小布希當選總統使卡爾羅夫榮耀加身,奧巴馬使人們對其首席戰略師大衛阿克塞爾羅德耳熟能詳。卡維爾後來寫《贏家兵法》時,克林頓還誇他説“論才識謀略無人能出其右”。奧巴馬更是稱讚大衛阿克塞爾羅德是一直追隨他的夥伴。

  “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布希總統的高級顧問卡爾羅夫,被人稱為‘小布希大腦’,其影響力可見一斑。”中國社科院美國所國際問題專家張國慶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無論是總統大選還是上臺後的執政方針,卡爾羅夫對小布希的影響可謂無處不在。甚至有美國記者寫過一本《誰讓布希像個總統》,書中將卡爾羅夫的神通廣大刻畫得淋漓盡致——為小布希安排“秘密”課程,教會他如何運轉政府、策劃一系列冷酷而有效的競選活動,並最終把小布希送進白宮。

  作為共和黨的指揮中樞,卡爾羅夫被小布希公開稱為自己戰勝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克裏的“總建築師”。但作為總統高級顧問兼白宮副幕僚長的卡爾羅夫並沒有能陪伴小布希總統走完整個任期。2007年8月,卡爾羅夫提出辭職,他後來解釋説“辭職是出於家庭原因”,但實際上,在民主黨贏得2006年11月中期選舉時,這位最有權勢的白宮高參就已成為眾矢之的。此後,小布希最信任的幾位顧問相繼辭職。至於卡爾羅夫辭職的原因,還有分析説,他為報復反對伊拉克戰爭的美國前駐伊拉克大使威爾森,公開了威爾森妻子普雷姆的美國中情局情報員身份。卡爾羅夫被爆參與製造輿論支援政府發動伊戰,這成為小布希政府的重要戰略負資産。

  高級顧問成為美國總統“替罪羊”也不乏先例。擁有豐富廣告業經驗的霍爾德曼多次幫助尼克松參選。尼克松入主白宮後任命霍爾德曼為白宮幕僚長。1973年“水門事件”曝光,霍爾德曼和總統首席內政顧問埃利希曼等人攬下妨礙司法公正等多項罪名並辭職,有的還被判處6個月到18個月不等的徒刑。1999年埃利希曼去世時《紐約郵報》刊文稱,是孤注一擲的尼克松為尋找替罪羊強迫埃利希曼辭職的,後者是“一隻忠實提供服務的螞蟻”,卻被“扔向狼群”。

  總統才是“大操盤手”

  卡爾羅夫至今還很活躍,最近和班農更是激烈互掐。美國網路雜誌《沙龍》近日刊文稱:“班農VS羅夫:兩位所謂天才之間的互毆。羅夫常在媒體上寫專欄批評班農像個‘暴發戶’。班農則反擊羅夫是‘政治癮君子’,已跟不上時代變化。有趣的是,兩人仍有共同點,如都自認為是‘戰略和戰術天才’的自學成才者。”文章還對雇他們的人提出質疑,如提到小布希使中東陷入混亂且需要對全球金融危機負責。

  在美國,為班農“喊冤”的人也不少。美國《新聞週刊》去年10月刊文稱,民主黨民意調查師馬克佩恩認為, 班農只是共和黨的“替罪羊”。《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迪昂尼去年4月就撰文預測班農將成為最新替罪羊,因為美國總統“從不會為任何錯誤承擔個人責任”。彭博社今年1月4日的文章甚至認為這只“替罪羊”跳出來得有些早。文章説,“總統與班農的決裂正迫使共和黨選邊站,但總統也失去了一個為今後災難性政治誤算背鍋的‘替罪羊’”。

  張國慶認為,利益關係維繫和改變著美國總統與高參之間的微妙關係,而且這種關係會在不同階段發生變化。特別是參加競選時、剛上臺和上臺後一年這三個時間段,美國總統的工作重心會産生變化。比如説總統想與中國關係緩和,就不會與鷹派走得太近。作為白宮顧問,尤其是幕僚長,一般都是有情懷和政治抱負的人。張國慶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他們有個人的政治理念,想與總統相處愉快無外乎兩點:私交深厚且觀點會被總統採納。毫不誇張地説,白宮幕僚長跟總統的時間甚至會超過“第一夫人”與總統在一起的時間,他們的話其實比“枕邊風”還要管用。有時他們的權力範圍非常大,但如果兩人的觀點長期不和,最後撕破臉也是可想而知的事。

  當然,美國總統跟高參也未必都會因為意見不同而鬧得不可收拾,這跟總統的個人風格有關。裏根總統時期的白宮幕僚長裏甘成為“伊朗門事件”的“替罪羊”,並與喜歡占星術的總統夫人南希關係不睦。裏甘被迫離開白宮時曾説:“我問自己,‘見鬼了,這事怎麼會發生到我身上?夾著尾巴回家,這算怎麼回事?’我必須寫一本書。不應該就這麼結束。我不想成為一隻替罪羊。” 裏甘後來在《留為記錄》一書中,仍稱裏根是他最欽佩的總統,只是有時缺乏主見。卡爾羅夫決定辭職後,白宮發言人表示:“他仍將是總統最好的朋友之一。”張國慶認為,像小羅斯福總統就比較聰明,如果想讓高參走,可能會讓對方自己提出,而且還會懷著內疚的心情。而特朗普總統風格直率,且非常自信,更像是企業的董事長,高管離職在很多大企業裏也是很常見的事。毫無疑問,美國總統才是名副其實的“大操盤手”,高參在美國總統身邊確實有“伴君如伴虎”的感覺。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