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地評線】天府網評:努力幫助中小企業“跨欄跑”

2020-04-13 13:15:00
來源:四川線上-天府評論
字號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小企業的發展受到了衝擊和影響,其處境牽動著習近平總書記的心。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浙江考察時強調,我國中小企業有靈氣、有活力,善於迎難而上、自強不息,在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方面支援下,一定能夠渡過難關,迎來更好發展。

  疫情是“跑道上新增的欄架”,讓中小企業從“平跑”變成“跨欄跑”。從體育角度講,跨欄跑的三個關鍵要素是力量、速度、技巧,因此各地要引導中小企業用好優惠政策蓄“力量”、加快復工復産提“速度”、主動創新變革用“技巧”,努力幫助中小企業“跨欄跑”。

  用好優惠政策蓄“力量”。縱觀歷史,我國中小企業之所以能躍過一道道溝坎,原因之一就是有國家政策“護航”。面對此次疫情,我國打出政策“組合拳”,一個個“政策紅包”紛至遝來,從降低增值稅率到減免租金,從降低用電用氣價格到困難企業緩繳社會保險費、公積金……各地一系列“真金白銀”的幫扶舉措正為企業減壓釋負,給中小企業帶來了“及時雨”,釋放了“輸血”效應,增強了企業發展動力和信心。當然,不少中小企業仍然面臨房屋租金、人員工資等成本壓力,這就需要各地進一步提升各項政策的可操作性。例如,對受影響企業增值稅、社會保險費等予以減免,或進行專項補助,幫助企業輕裝上陣。同時,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餐飲、住宿、旅遊等行業,要通過稅費的優惠,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緩衝疫情衝擊,切實把 “政策紅包”轉化為“發展紅利”。

  加快復工復産提“速度”。相比大型企業,眾多中小企業規模小、發展不平衡、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其復工復産的任務艱巨繁重。因此,各地創新手段、打破常規,加快“放管服”改革,為中小企業復工復産創造便利條件。在廣東,為緩解企業用工難題,政府組織“點對點”專車、專列、專機,幫助異地務工人員返崗;在江西,工信部門積極推廣大數據戰“疫”復工復産調度系統,為企業提供免費線上辦公、供需對接、産品發佈等“雲産品”;在黑龍江,市場監管部門提倡“全程電子化”網上辦,不僅可以做到企業登記24小時“不打烊”,還將企業開辦時間進一步壓縮……一系列措施讓中小企業企業復工復産按下“加速鍵”。在此基礎上,各地要積極當好“紅娘”,圍繞企業所急、所缺、所需,積極“牽線搭橋”,用“保姆式服務”為企業驅走“寒流”、注入“暖流”。

  主動創新變革用“技巧”。因“疫”思變、積極自救,是擺在每個企業面前的一道必答題。我國中小企業中,有不少發展潛力大、創新能力強、市場前景廣的高科技企業,在疫情中主動變革,轉型升級,智慧化、數字化、柔性生産等一系列創新舉措應運而生,展現出化危為機的強大應變力。當然,對於有些中小企業來説,線上化、智慧化、柔性化,是突出短板。但反過來看,短板也是空間,危機也是希望。中小企業應該以此為契機練好內功,更加注重推動研發、設計、生産、銷售的全流程、全鏈條改造升級。同時,要獨闢蹊徑,積極順應市場變化,依託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研發針對性的産品和服務,謀求數字化、智慧化、綠色化轉型升級,能夠線上化的環節儘量線上化,同時不斷提升生産銷售的柔性化、靈活性,增強在面對疫情等重大突發公共事件時的抗風險能力。

  中小企業是擴大就業、改善民生、促進創業創新的重要力量。當前形勢下,幫助中小企業,需要加快補齊用工缺口、降低融資成本、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內生活力,讓中小企業熬過“苦日子”,過上“好日子”。(作者係四川線上特約網評員)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