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春到瓊島萬象新——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兩年間

2020-04-13 13:02: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潮涌南海風正勁,春到瓊島萬象新。

  944萬瓊州兒女不會忘記,兩年前的今天——2018年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週年大會上宣佈,黨中央決定支援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援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賦予了海南前所未有的重大歷史機遇,吹響了海南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激昂號角。兩年來,海南省委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團結帶領全省各族人民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偉大征程中奮力前行,加快推進自貿區、自貿港建設,努力當好改革開放“試驗田”,邁出了海南自貿區(港)建設的堅實步伐。

  制度創新——

  高標準建設自貿區(港)

  3月28日,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發佈兩項重大體制機制突破:國內首個利用樂城真實世界數據的醫療器械獲批註冊;允許患者將僅供自用、少量的口服臨床急需進口藥品帶離先行區使用。這兩項重大體制機制突破是海南自貿區(港)建設制度創新的最新成果。這些重大利好,將更加有力地推動海南博鰲樂城先行區實現國際藥品、裝備和技術“三同步”,打造醫療領域開放新高地。

  4月2日,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海南自由貿易港洋浦經濟開發區等重點園區管理體制的決定,在海口江東新區、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等園區設立管理機構,由園區自主決定機構設置、崗位設置、人員聘用、薪酬標準等,賦予重點園區更大的自主發展權,最大程度地讓“園區説了算”。

  類似這樣的制度創新之舉,兩年來在海南不斷推出。

  創新,是海南自貿區、自貿港建設的最大特點。海南省委書記劉賜貴在部署制度創新工作時指出,“體制機制創新是黨中央對我們一以貫之的要求。要堅持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廣泛聽取基層、群眾和市場主體意見,推動解決實際問題。要注重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經驗,當好改革開放‘試驗田’”。

  深化省域“多規合一”改革,啟動市縣“一枚公章管審批”改革試點,創造商事登記“全省通辦”等多項“全國第一”;省國際經濟發展局、省大數據管理局、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管理局等法定機構成立運作;“六個試行”極簡審批做法被國務院列入地方優化營商環境典型做法;完成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標準版原14項功能應用在海南落地……

  兩年來,海南堅持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高標準高品質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開創併發布了6批71項制度創新案例。這是海南始終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總結、提煉出的“海南經驗”。

  不搞“花架子”、不弄“假把式”,推進制度創新,海南堅持問題導向、問需於民——海南系統制定《推進制度創新十一條措施》,出臺《制度創新成果考核評估辦法》。同時,制定了改革和制度創新表彰獎勵辦法,進一步調動全省上下敢闖敢試、敢於創新的積極性。

  穩中提質——

  創新驅動高品質發展

  近年來在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連續下降的背景下,海南利用外資規模逆勢上揚,今年前兩個月,吸收外資增幅達到230.2%。

  海南省吸引和利用外資的成績,來源於海南省深挖潛力增動能,大力推進經濟高品質發展。2019年,海南省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38家,增長102.4%,增幅較上年提高10.4個百分點,實際使用外資15億美元,增長超過100%。香港招商局集團、新加坡淡馬錫、美國索思福投資、德國歐綠保集團等一批國際知名企業進駐海南。

  3月26日上午,在海口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産業園二期項目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進行鋼筋焊接工序,整個項目已初現雛形。海南陸海港跨境電商服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選擇落戶海口是因為我們的商品進入綜保區可以通過特殊申報通道,而通關單可以暫緩,提高了時效性,在方便企業的同時也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為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海口綜合保稅區推出區內企業享受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跨境電商線上線下融合等5項制度創新措施。如今的海口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産業園持續發展,2019年跨境電商出區銷售超過6163萬元。

  海南建設自貿區、自貿港,瞄準的是當今世界最高水準的開放形態。對此,海南省堅持對標先進,努力強弱項、補短板,向創新要動力、以人才聚動力,聚焦高品質發展、擴大高水準開放,全速推進海南全島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在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進程中奮力前行。

  兩年來,海南精準發力深海科技、南繁種業和熱帶特色高效農業、航太科技研發等領域科技創新,加快創新型企業引進與培育以及重點平臺建設和關鍵領域攻關,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先行先試國際科技合作項目、設備和材料跨境流通便利化機制,破解制約國際科技合作深入開展的主要障礙。一系列新舉措充分釋放了海南的創新活力。去年海南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至566家,同比增長48.6%。

  招商引智——

  激活創新創業“基因”

  兩年來,海南在自貿區(港)建設過程中,積極招商引智。

  2019年11月18日,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項目(第七批)集中開工和簽約儀式在海南省各市縣同步舉行,全省共集中開工項目129個,總投資1254億元;簽約項目45個,總投資199億元。兩年來,海南堅持將項目作為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自貿區(港)建設的重要載體和抓手,先後舉行7個批次項目集中開工和簽約,這些項目的實施和企業的註冊、開業,對於海南省調整優化産業結構、蓄積高品質發展動能、推動自貿區(港)加快建設意義重大。

  項目是自貿區(港)建設的強大引擎。作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前沿陣地,海南堅持以創優發展環境為抓手,大力推進招商引資,加速集聚發展新動能。開展自貿區百日大招商,全力引進世界500強、央企、行業領軍企業和知名服務機構;運用精準招商、到府招商、一對一招商等多種方式,有針對性地引進高品質市場主體;成立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在重大招商活動舉辦和重點招商項目服務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隨著越來越多的項目落地開花,海南自貿區(港)産業發展前景更加可期。

  3月31日,海南啟動2020年首批招聘3萬崗位人才行動,為各類人才在海南施展抱負、實現夢想提供了機會。

  兩年來,海南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堅持培養引進“雙輪驅動”,加大本地人才培養力度,大力引進所需各類人才,為海南自貿區(港)進程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海南省出臺《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2018—2025年)》,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先後制定出臺人才落戶、安居、購房、購車、子女入學、配偶就業、醫療保障、出入境、居(停)留等一系列政策,2019年一次性出臺高層次人才認定、柔性引才、團隊引才服務保障、人才醫療保障、內地國有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在海南兼職兼薪等5項政策,逐步構建了比較完善、務實管用的人才政策體系。

  又是一年春來到,瓊州大地景色新。海南人民正以更加高昂的銳氣、更加進取的精神奮力走好自貿區(港)建設的新征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潘世鵬)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