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不失時機暢通産業迴圈、市場迴圈、經濟社會迴圈

2020-04-12 14:42: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分析國內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運作形勢,研究部署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舉措全面推進復工復産工作。會議指出,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優化完善疫情防控舉措,千方百計創造有利於復工復産的條件,不失時機暢通産業迴圈、市場迴圈、經濟社會迴圈。

  在疫情防控這場大考中,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強調要堅持底線思維,統籌“防”與“放”,兼顧“外”與“內”,把握“危”與“機”,對疫情防控的不同階段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引。在這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暢通“三個迴圈”的重要指示,立足國內外疫情防控形勢,瞄準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為各地在疫情防控持續向好條件下進一步把握時機、精準施策,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實現路徑。

  痛則不通,通則不痛。作為一個動態循環系統,社會經濟生活不能長期停擺,也不能長期低位運作,必須儘快回歸常態化的良性迴圈。從目標導向看,我們今年要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從發展維度看,我們正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包含科技創新和生態保護在內的高品質發展。從國際視角看,國際治理格局和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面臨重塑和突破。所有目標的實現,都要抓住“迴圈”這一關鍵點,通過産業迴圈恢復生産力,通過市場迴圈培育競爭力,通過經濟社會迴圈推進民生福祉。

  暢通,是循環系統的本質要求。各地要努力打通“堵點”補上“中斷點”,恢復到經濟運作正常狀態,讓交通物流網、上下游企業、貨幣資金鏈乃至全球産業鏈迅速接續、順利重啟。要努力推動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生産要素的暢通流動,讓整個迴圈的“動脈”搏動更加強勁。

  經濟社會的循環系統連接千家萬戶。在嚴峻複雜經濟形勢下,政府“有形之手”要積極作為,通過逆週期宏觀政策托底民生,起到激活一池春水的作用。要通過金融活水精準滴灌,為實體經濟注入新鮮“血液”,通過優化治理,激發市場活力。要促進市場“無形之手”發揮更大作用,引導資源從舊模式向新動能轉化,在復工復産中實現“微迴圈”,在開放競爭中實現更大的迴圈。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當前,全國本土疫情傳播基本阻斷,各行各業一定要鉚足勁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增強緊迫感,積極有序推動復工復産,落實落細産業政策,努力打造“動脈”強勁、“血液”舒暢、“肌體”健康的循環系統。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