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武漢呼吸丨一定要讓他活

2020-04-12 14:40: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快速蔓延。

  1月26日,35歲的章瑋突發高燒39℃,伴有咳嗽等症狀。

  1月28日,章瑋經CT診斷為新冠肺炎疑似患者。醫生給他開了藥,建議他先居家隔離觀察。

  2月1日,高燒不退的章瑋病情加重,出現了呼吸困難甚至咳血的情況;2月3日,他的核酸檢查結果為陽性,確診為新冠肺炎。

  已經虛弱到無法行走的章瑋急需一張病床,然而此時的武漢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期,各家定點醫院一床難求。

  心急如焚的章瑋妻子余軼將斷了奶、出生只有四個月的孩子送到親戚家。為了求得一個床位,余軼四處求救,她跑遍了社區、街道、區防控指揮部,數次撥打市長熱線和急救電話。但,當時她得到的答覆只有一個字:“等。”

  看到死神一步步地逼近自己最愛的人,但無能為力。最絕望的時候,余軼甚至有了輕生的打算。

  章瑋一家的遭遇,是武漢疫情的一個縮影。

  面對越發嚴峻的疫情形勢,2月4日,中央指導組提出“應收盡收,應治盡治”。

  2月5日晚,武大人民醫院東院連夜增加上百張病床;次日淩晨,在死亡線上掙扎的章瑋被收治入院。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武漢本地醫療資源嚴重不足。從1月24日開始,解放軍和各地醫療隊陸續馳援武漢,武漢不再是一座孤島。

  遼寧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在2月2日抵達武漢,經過緊急的培訓與病房改造後,他們幾乎與章瑋在同一時間進駐武大人民醫院東院。

  作為重症患者,章瑋一住院便進入緊張救治的狀態。

  2月9日,章瑋的妻子余軼還是收到了病危通知書,醫生們一度認為章瑋很難有生的希望了。

  “讓他活,一定要讓他活。”

  除了醫療隊,國家也在不計一切代價搶救新冠肺炎病人的生命。免費為危重病人上ECMO,這種人工肺設備和使用費價格昂貴,據記者了解,一天的ECMO費用不含醫護人員的成本,就高達一兩萬元。

  為挽救章瑋,遼寧醫療隊曾將換肺的選項擺在余軼面前。面對高昂費用,余軼説:“即便傾家蕩産我也要救他,沒有他,這就不是一個完整的家。”

  余軼不離不棄的愛,讓醫護人員十分動容。

  為了挽救章瑋的生命,遼寧醫療隊竭盡全力和死神賽跑。

  換肺之前,需要進行全身CT檢查。

  對那時的章瑋來説,這是高危操作。在路上任何一個儀器插頭鬆動,都可能瞬間危及他的生命。

  CT檢查當中,ECMO一度出現報警。

  為了迅速完成操作,陪他進CT室的賈佳醫生説:“那時候根本顧不上穿鉛衣,自己受點輻射沒關係,但病人一分鐘都不能耽擱。”

  這次CT提供了一個重要資訊:章瑋暫時不需要換肺,他的肺有機會慢慢吸收好轉。這對於普通家庭的章瑋和余軼來説,無疑是個巨大的好消息。

  3月25日,跟章瑋一起和死神鬥爭了50天左右的遼寧援鄂第三批醫療隊接到通知,準備撤離,章瑋被轉交給武大人民醫院東院的本地ICU團隊繼續救治。

  與死神的較量是一場接力賽,交接時,賈佳醫生向本地醫生囑咐説:“讓他活,一定要讓他活。”

  3月28日,遼寧醫療隊啟程撤離。

  賈佳醫生遺憾地説:“沒能兌現當時陪章瑋一起康復的那個承諾,也沒法見證他完全康復的奇跡時刻了。”

  得知治療丈夫的醫生要撤離武漢,章瑋的愛人余軼趕到了遼寧醫療隊的駐地。

  救命之恩、無以言表......

  余軼淚崩,深深地鞠下了一躬。

  臨行前,遼寧醫療隊的醫生和武漢本地醫生交接時,一再囑託:“讓他活,一定要讓他活!”

  “讓他活,一定要讓他活。”——是支撐章瑋活下去的信念,也是支撐章瑋愛人不離不棄的信念,更是支撐醫護人員創造生命奇跡的信念。

  如今,余軼接回了可愛的寶寶,依然每天打電話鼓勵章瑋。

  3月9日,章瑋摘掉了ECMO。

  3月31日,章瑋摘掉有創呼吸機,開始了進一步康復治療。

  這個三口之家,正盼望著團圓的那天。

  總監製丨楊華

  監製丨耿志民

  總編導丨馬麗君

  編導丨單澤 李金鳳

  記者丨單澤 張曉薇

  攝像丨邱新魯 胡爽

  航拍丨楊德才

  包裝丨王越

  製片丨趙增欣 許洋

  編輯丨李冬鳴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