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認真履行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

2020-04-12 11:20:00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字號

  隨著中國每人平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越來越多人開始關切中國的發展中國家身份。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對外經貿大學WTO研究院博導張建平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認真履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承諾,承擔了與中國國際地位相符的責任。

  張建平表示,根據世界銀行發佈的數據,中國(大陸)每人平均GDP約1萬美元,排在全球經濟體的70多位。而韓國每人平均GDP達3萬美元,美國每人平均GDP達6萬美元,相比之下中國還有很大的差距。此外,中國區域發展不平衡。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發展較快,基礎設施、綜合發展水準較高,但中西部地區大量的邊遠山區和農村地區交通不便,經濟發展水準很低,發展也很落後,基本的公共服務無法得到保障。所以,從整體的經濟社會發展水準來看,我們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

  中國目前正處於工業化發展的中後期,製造業在GDP當中的佔比高達40%,服務業的佔比為54%左右。而以美歐日新加坡為例的發達國家,服務業佔比高達75%至80%,製造業在GDP當中的佔比通常低於20%,充分體現出高技術化和服務化的特徵。相比之下,中國顯然仍是發展中國家。

  張建平認為,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依據中國加入WTO的議定書,履行加入WTO的承諾。這份議定書是中國通過與美國、歐盟以及其他WTO成員十多年的漫長談判形成的。因此要判斷中國是否履行承諾,要根據議定書的法律文本以及WTO對中國實行每兩年國別審議報告機制來判斷。

  關稅是WTO談判中最為核心的問題之一,中國加入WTO之後,如期降低了工業製成品和農産品的平均關稅水準。在非關稅壁壘方面,中國積極參加了WTO《貿易便利化協定》談判,並簽署相關協議,貿易便利化水準也在不斷提升,通關、商品檢驗檢疫、口岸管理、電子口岸、通關一體化、物流、報關各個環節的便利化程度已經處於中上游水準。在市場準入方面,中國大幅放寬外資市場準入,在全國實施了負面清單管理模式,飛機、船舶、汽車等高端製造行業已擴大了市場開放。比如汽車行業2018年以來制定了五年放開汽車市場準入股比限制措施,為汽車行業帶來充分競爭空間。在金融領域,推出了11項新的開放措施,Visa、Master等金融機構,標普、惠譽等評級機構已進入中國市場。目前,中國利用外資的結構已發生明顯變化。在加入WTO之前服務業只佔30%,但目前服務業已提高到65%。中國服務貿易擴大開放的程度,已經超過了對WTO的承諾。

  近期,美國一些官員抱怨中國利用WTO佔便宜,沒有履行WTO承諾,這其實是一種錯誤説法。根據美國一些高官的公開發言,認為中國加入WTO後應該朝著他們所期待的開放和自由方向發展,但這與中國加入WTO議定書的承諾是兩碼事。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的發展水準、市場成熟程度決定了中國的對外開放需要逐步地、穩健地推進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國堅定地和WTO大多數成員一起,維護WTO的多邊貿易體制框架,堅定地推進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這是中國目前在WTO所扮演的積極、重要的角色。(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仇莉娜)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