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煤電油氣全力保供(統籌抓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

2020-04-12 11:16: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夜間燈光亮度正不斷提升——不久前公佈的一組衛星遙感數據,從一個側面傳遞出復工復産提速擴面的“春意”。

  能源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當前,疫情防控階段性成效進一步鞏固,經濟社會運作秩序加快恢復。做好能源供應保障,對全面推進復工復産工作十分重要。

  本報記者日前深入位於黑龍江、山西、寧夏、四川等地的重要能源基地,實地探訪能源企業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安全生産基礎上抓復工、促生産、暢運銷,全力保障煤電油氣供給。

  大慶油田——

  一季度油氣當量同比增産9萬多噸

  “壓力70兆帕,排量16立方米(每分鐘),準備加砂!”盯著儀錶車內的螢幕,大慶油田井下作業分公司壓裂大隊一隊長週全拿起對講機,大聲下達指令。不遠處,20輛10多米長的壓裂車整齊排成兩列,“嘶吼”著合力將壓裂液泵入井底,努力打開地下油層通道。

  “我們在這連續施工10多天了。”週全介紹,疫情防控期間,技術方案組打破常規、優化方案,針對同區域多層、多段、多口的平臺井,集中開展多井連續作業,井下作業分公司施工能力已恢復到疫情前水準。

  “為了搶回工期,油田已組織復工作業隊伍750支,比去年最高水準還多出100支。”大慶油田開發部副主任李宏斌介紹,各油氣生産單位“一站(隊)一策、一項目一策”,實行彈性工作方式,在壓減上崗人數的同時,確保精幹高效。

  有人連續幾天住在隊裏,有人步行幾十分鐘來上班;搶修挖地設備一度運不進來,有人用鐵鎬鑿開凍土,挖出1.5米深的作業坑……“油田人都在想辦法,用最少最優的人員配置,確保生産安全運作。”採油一廠中四採油隊隊長王一倫説,今年前兩個月,推行“錯峰+AB崗”工作模式,採油隊每人平均管井從平時的18.8口提高到疫情期間的30口,超計劃完成生産任務。

  今年一季度,大慶油田完成油氣當量1074.672萬噸,同比增産9.069萬噸。

  山西焦煤集團——

  2月以來長期合作協議兌現率達125%

  “安全第一,遵章守紀,自保互保,從我做起……”早上7點多,齊聲的安全宣誓後,東曲礦電路維修工劉良跟在隊伍後邊,迎著朝陽走向井口。

  “下井前,要消毒、測體溫。”對於現在的工作新流程,劉良已經很快適應。

  山西焦煤集團西山煤電東曲礦,核定年生産能力336萬噸。由於地質結構複雜、開採時間較早,這裡尚未應用智慧化綜採工作面,井下作業主要還是依靠人工操作“三大件”——採煤機、液壓支架、運輸機完成。作為電路維修工,劉良的職責是讓這些機械正常運轉。

  東曲礦礦長劉海東説,今年春節過得不尋常,“我們對過年沒回去的工人進行統計,重新編排班次組織生産。人手不足的那幾天,在保障安全的基礎上,採取‘早班能提前開機儘量提前開、早晚班交接時不關機’的辦法,向時間要産能。”2至3月,東曲礦産量56.6萬噸,比去年同期多出11.58萬噸。

  山西焦煤集團是我國最大的煉焦煤生産供應商,承擔著全國20多戶重點鋼鐵企業的煉焦煤年度長期協議保供任務。面對武鋼、鄂鋼等鋼鐵企業請求緊急增援大量煉鋼用焦煤,山西焦煤集團克服春節假期人手緊張等困難,全力組織協調煤炭生産、調運,確保了鋼鐵企業為武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和鄂州“小湯山”醫院的快速建設供應物資。

  “疫情就是命令,特殊時期更加需要國企擔當。”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茂盛説,“正月初一,我們就緊急研究應急措施。”正月初三開始,在前期工作基礎上,山西焦煤有52個生産礦井和28座選煤廠相繼投入復工。

  從2月到3月底,山西焦煤集團長期合作協議兌現率達125%,“也就是説,你要100噸,我給你供125噸。”王茂盛説。

  寧東能源化工基地——

  56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部復産

  4月1日上午,國電浙能寧東發電公司方家莊電廠,煤炭被送入爐膛推動機組轉化為電能。當班機長岳偉密切關注著風速、煤粉、氣泵等各項數據,上中下三層火焰燃燒情況在大螢幕上直觀可見。這裡5班輪換,24小時運轉。

  2019年12月28日投産的方家莊電廠,是國內首家百萬千瓦級間接空冷智慧電廠。一季度,作為外送浙江的配套電源點之一,新投産的百萬千瓦級機組完成發電量19.36億千瓦時。

  電廠所在的寧東能源化工基地,是國家億噸級大型煤炭基地、千萬千瓦級煤電基地、國家重要的煤化工産業高地。在寧夏寧東基地的茫茫戈壁上,發出的每一度電,都緊緊連著千里之外的浙江。

  寧東發電公司扛穩保供責任,調整機組停運檢修計劃,確保兩台1000兆瓦機組雙機穩定運作。公司第一時間啟動了安全生産應急預案,運作人員24小時輪流倒班,並加強機組巡檢、指標調整、監控等各項工作。1月,公司月度發電量超計劃完成34.5%;2月,月發電量在西電東送靈紹線6個配套電源中位居第一。

  煤炭,是電力和煤化工産業的前端。寧東基地管委會一方面協調轄區國能寧煤、寶豐能源、中石化長城能源等加強聯動配合,一方面與內蒙古及周邊地區建立協調機制,優化運輸車輛通行流程,確保了疫情防控以來無一輛運輸車受阻。寧東基地管委會副主任陶少華説:“不論電力外送,還是煤化工産品穩定供給,寧東基地都是在為下游造血,絲毫不容懈怠。”

  截至3月10日,寧東基地內56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全部復産,復産率較去年同期提高14.3%。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

  一季度日均産氣同比增長24%

  四週管道縱橫排布,每天有超過40萬立方米的天然氣從這裡輸出——位於四川遂寧市安居區磨溪鎮的這處氣井,足有兩個籃球場大小,滿載運轉,現場卻空無一人。

  “如果管道氣壓異常,壓力變送器便會自動報警,技術人員通過遠端操控,就能打開或關閉相應的管道閥門。”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川中油氣礦資訊管理部主任遊傑道出無人值守的秘密,“以前,只能靠人工定時檢查壓力錶數據,時效滯後。”

  氣壓監測、溫度控制、設施防腐、自動安防……目前,多達19萬個自動化裝置分佈在西南油氣田近九成的單井和場站,71%的生産現場實現“無人化”。“自動化監控不但更有利於安全生産,疫情期間也能大量減少人員流動和接觸。”西南油氣田資訊管理部主任劉曉天介紹。

  目前,西南油氣田所屬近2000個生産單元已全部恢復正常生産,鑽機全部恢復作業,並新測獲一口日産量超百萬立方米的氣井。

  今年一季度,西南油氣田日均産氣9000萬立方米,同比增長24%,不但保障了川渝供氣,還向湖北日均供氣600萬立方米以上,向北方地區日均供氣近2000萬立方米。

  《 人民日報 》( 2020年04月12日 01 版)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