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一個個改革開放新故事正在書寫

2020-04-12 10:11: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

  一個個改革開放新故事正在書寫

  ——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二週年掃描(上)

  光明日報記者 王曉櫻

  春天的海南,草木蔥蘢,一派繁忙景象。

  以位於海南中部的五指山為坐標,往南,中科院“探索一號”船搭載“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在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南山港碼頭啟航,赴西太平洋等海區執行2020年首個科考航次任務,不遠處一座總體規劃面積69.3平方公里的科技之城正在“排兵布陣”;往北,海口美蘭國際機場二期擴建項目現場,焊接聲、切割聲、錘打聲與機器的轟鳴聲交織,這裡將建成作為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航空門戶樞紐;往東,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內,“永不落幕”特許進口藥械展正在舉行,眾多跨國藥企帶來了300多種還未在中國上市的藥品;往西,洋浦港小鏟灘碼頭,巨輪停靠,吊機高聳,集裝箱卡車穿梭不停,這裡將培育成為區域國際集裝箱樞紐港。

  海南這片熱土,自2018年春天吹響自貿區建設的號角以來,在制度創新的引領下,正呈現出全面發力、多點突破、蹄疾步穩、縱深推進的良好態勢,一個個改革開放新故事正在南海邊書寫。

  敢闖敢試 探索出71項制度創新成果

  今年2月,為保障企業有序復工復産,海南在全國首創推出復工復産企業疫情防控綜合保險。

  這是全國第一個由省級政府推行的政保合作,針對復工復産企業疫情防控風險設計的保險産品。保費由省財政和參保企業共同分擔,並採用共保模式,由省內12家財險公司共同承擔保額2億元的風險敞口。首批投保100家企業,每家企業保險金額為200萬元,保險期限為6個月,單家企業保費12萬元,由海南省財政廳按保費的70%予以補貼,企業自擔保費的30%。據了解,承保5日後,100家企業復工復産率達85%。

  像這樣的全國首創,海南還有很多。為破解登記難題,海南在全國率先推行商事登記“全省通辦”制度,打破了管轄地的限制,減少了註冊官的自由裁量權;在全國率先推出領事業務“一網通辦”平臺,在承諾時限內,三項領事業務提前辦結率100%、實現全流程網際網路“不見面”審批;在全國率先實施境外遊艇入境關稅保證保險制度,大幅降低境外遊艇入境成本……

  據了解,兩年來,海南先後發佈的71項制度創新案例,涉及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智慧財産權保護、金融、産品交易、人才、機構改革創新、醫療等多個領域。其中,“一體化大數據社會治理體系”被中央改革辦交流推廣,“全天候進出島人流、物流、資金流監管系統”得到國務院第六次大督查通報表揚,“應用建築資訊模型化(BIM)技術開展電子招投標”等4項被商務部認可。

  對標一流 營商環境持續改善

  4月8日,位於海口市海南大廈4樓的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電話鈴聲此起彼伏。

  “為暢通全球投資者與海南的聯繫渠道,給全球投資者提供更優質、更貼身、更便捷的服務,我們推出了全球投資服務熱線。3月9日試運作至今共接到海內外諮詢電話133個,已有2個項目落地。”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局長韓聖健説。

  統計顯示,投資者們問的問題都很具體、很細,美國投資者諮詢新能源汽車發展政策,新加坡投資者關心離岸貿易,中國香港投資者有意投資遊艇産業,北京投資者希望參與海南電商領域發展……

  韓聖健介紹:“針對來電的投資者我們一一安排‘企業服務員’進行對接。全局41個人,人人都是‘企業服務員’,實行‘一對一’全流程服務,協調解決企業項目落地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這是海南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的一個縮影。海南對標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通過制度創新改善和提升營商環境:連續兩年制定實施優化營商環境年度計劃;對外資全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對全省85%的政務服務事項實行“不見面審批”;實行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出臺海南省産業準入禁止限制目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標準版15項功能全部落地運用並納入離島免稅等特色應用,進口、出口通關時間均壓縮一半以上。

  海南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國內外知名企業紛至遝來。普華永道2018年7月正式落戶海口,成為第一家進駐海南的國際專業服務機構,隨之而來的還有安永、畢馬威、德勤……全球最知名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敏銳地發現了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機遇。今年前2個月海南實際利用外資1.19億美元,同比增長100.9%,外商投資企業成為推動海南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步伐加快 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

  3月26日,美國艾爾建公司“青光眼引流管”産品獲國家藥監局批准在國內註冊上市。這款産品在註冊中使用了在博鰲樂城收集的臨床真實世界證據進行差異評價,成為我國首個使用了境內真實世界數據並成功獲批上市的醫療器械産品。

  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管理局局長顧剛表示,這一成果將吸引更多的國際先進醫療器械、藥品製造企業和醫療機構進駐海南樂城。截至2019年年底,已有近300名患者借助樂城先行區的特許藥械控制了病情乃至恢復健康,先行區累積實現51種特許藥械中國內地首次應用。

  顧剛説:“以前都是我們四處外出找藥,現在是國際藥械廠商主動到府來推介藥。目前,國際上最新上市的産品已經以最快的速度到達樂城。今年2月就有12家全球知名的跨國醫藥廠商主動找到府來尋求合作,希望能加速醫療藥械在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的投放。”

  除了醫療,在教育領域也可以強烈感受到海南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2019年6月教育部與海南省政府聯合印發《關於支援海南深化教育改革開放實施方案》,明確提出支援海南建設國際教育創新島,打造新時代中國教育開放發展新標桿,給予了海南非常具有含金量的十大政策與十大項目支援,如支援海南引進國內外知名高校,試點境外工科大學和職業院校獨立辦學。目前,海南已引進知名國際學校4所,除了即將開學的哈羅公學,還引進德威公學、威雅公學及衛斯理安學院附屬學校。

  今天的海南,3項主要外向型經濟指標持續提升,同時有著我國最便利、最開放的入境政策;全省執飛境外航線增至103條,通達境外62個城市,“四小時、八小時飛行經濟圈”基本形成;開通了43條內外貿航線,實現東南亞主要港口全覆蓋;瓊港澳遊艇自由行政策落地實施,8個水域臨時對境外遊艇開放……改革開放的全新局面正在打開。

  《光明日報》( 2020年04月11日 01版)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