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統籌做好“雙份考卷”、決戰決勝“雙線大戰”

2020-03-12 11:11:00
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
字號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研究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穩定經濟社會運作重點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指出,要清醒認識當前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的複雜性,增強統籌抓好各項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可以説,我們當前面臨著進一步控疫情和復工復産的“雙線大戰”,要奮力奪取抗擊疫情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

  “雙線大戰”都處在最吃勁的關鍵階段

  這次新冠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突發性公共衛生事情。對我們來説,這是一次危機,也是一場大考。我國這場疫情防控“大戰”,是史無前例的人民戰爭,展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決斷、非凡膽魄和智慧能力,也展示了14億中國人民同心同德同赴國難的家國情懷。目前,這場疫情防控“大戰”進入了最吃勁的關鍵階段,全國醫療戰線的精兵強將集聚湖北武漢,發起了決戰決勝的總攻戰。很顯然,既要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打好以湖北武漢為重點的阻擊戰、總體戰,又要不失時機地有序復工復産,做好經濟社會“六穩”,努力降低疫情影響,統籌兼顧這“雙線大戰”,事關億萬人民群眾生命安全,也事關今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目標任務的全面完成,是必須答好的“兩份考卷”。

  打好防控疫情和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的兩大“戰役”,是相互影響和互為支撐的有機統一體,缺一不可。全面抗擊冠疫情就是要充分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一方面需要我們科學調配醫療力量和重要物資,加快科技研發攻關,擴大國際和地區合作,提高新聞輿論工作有效性,切實維護社會穩定。另一方面,要落實分區分級復工復産,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全面強化穩就業舉措,解決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推動企業復工復産,並不失時機抓好春季農業生産,切實保障民生,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從而恢復經濟社會正常運作,為支援抗擊疫情和廣大人民群眾生活提供充足的保障。這是一體兩翼的“兩線大戰”。

  當前,我國抗擊疫情的形勢正在趨向好的發展,防控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然而,取得徹底勝利需要一定時間,抗擊疫情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段時間以來,人民群眾生活必需品供應任務持續加重,一部分商品市場出現短暫緊張狀況;一部分行業和企業生産經營壓力加大,原材料供應斷鏈、資金鏈短缺等狀況時有發生;一些地方擅自阻斷交通、阻隔物流和人員正常往來,復工復産和市場運作受到了一些干擾;少數地方出現了不必要的恐慌心理和偏激過頭傾向,對此必須及時糾正;更何況,國際疫情蔓延已引發國際緊張氣氛,國際市場波詭雲譎風雲變幻,應高度警惕我國企業的國際供應鏈和産業鏈被阻斷或被替代的風險。

  非凡“大戰”必須毫不放鬆防控疫情和統籌做好經濟社會發展

  應當看到,這場疫情對於我國社會經濟的衝擊是短期的,當下所面臨的困難矛盾是暫時的、階段性的,絕不會改變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我們要有清醒認識和完備應對舉措,既不可掉以輕心,也不能驚慌失措。在疫情特別嚴重的或高風險較大地區,要毫不放鬆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救治患者和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工作;對於疫情防控的非重點地區,則應分區分級做好精準防控,及時糾正一些極端做法,低風險地區要儘快全面復工復産,迅速恢復交通物流暢通,中風險地區應依據疫情防控形勢有序復工,高風險地區則繼續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很顯然,在兩條戰線上同時展開“大戰”,對廣大領導幹部、企業家、基層管理者和廣大民眾都是很嚴肅的“大考”。在防控疫情上必須抓緊抓實抓細。這要求廣大領導幹部不僅要有堅持不懈的意志和敢於擔當的膽魄,更要有智慧和管理技能,緊密結合本地和行業實際,統籌做好科學精準防控和全面有序復工復産,實行“一區一策、一業一策、一企一策”的精準施策,杜絕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和一刀切。

  發揮優勢統籌“雙線大戰”,打好復工復産“新戰役”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會對經濟社會造成較大衝擊。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越要增強信心、堅定信心。我們必須有序恢復生産生活秩序,強化“六穩”舉措,加大政策調節力度,把我國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充分釋放出來,確保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要打好防控疫情和有序復工復産穩定經濟社會發展這“兩場大戰”,應當大力弘揚防控疫情“人民戰爭”和“阻擊戰”、“總體戰”的精神,充分發揮制度體制優勢,組織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經濟管理部門深入實際第一線調研,特別是把握企業生産經營所必需的各種要素和市場需求,摸清企業在供應鏈、技術鏈、資金鏈等問題,幫助企業應對國際國內市場變化趨勢,在招工、採購原材料、融資、補貼、減稅降費和進出口等許多方面為企業排憂解難。

  針對當前企業市場經營的難點痛點,我們應急企業所急、想企業所想,在特殊時期迅速制定系統配套的特殊政策,充分運用財政、金融、社保、外貿、外資、土地和物業等有效工具,實行各類工具綜合施策,推出大力減稅降費的新舉措,切實減輕企業成本負擔,特別要切實解決中小微企業困難。要以項目投資和政府監管為切入點,推進“放管服”改革新深化;加大對企業投融資支援力度,進一步減少政府審批環節和流程;以“項目為王”狠抓産業投資、民生社會事業投資和基礎設施投資等項目;全面強化“穩就業”,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靈活調整階段性社保政策,實行減負、穩崗和擴就業並舉,千方百計保就業保民生保穩定;脫貧攻堅戰還要再加把勁,堅決完成既定任務;不失時機抓好春季農業生産,促進畜牧水産養殖業全面發展;堅決穩住外貿外資的基本盤,保障外貿産業鏈、供應鏈暢通運轉,穩定國際市場份額,優化營商環境,做好招商安商穩商工作,增強外商採取投資經營的信心。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