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打贏脫貧攻堅戰要處理好四個關係

2020-03-11 09:47: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光明論壇】

  作者:于美麗(內蒙古自治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在3月6日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吹響了向絕對貧困發起最後總攻的衝鋒號。今年還有不到10個月時間,同時還要克服疫情造成的不利影響,時間緊、任務重,是擺在各級黨委政府面前的大考。當下,高標準打贏脫貧攻堅戰,應處理好四個關係。

  處理好疫情防控與脫貧攻堅的關係。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各級政府工作部署,延緩了脫貧攻堅的步伐。有的等待觀望,想控制住疫情再抓脫貧工作;有的顧此失彼,只抓疫情防控不顧脫貧攻堅;有的按部就班,對疫情給脫貧工作帶來的新情況新問題研判不夠;還有的脫貧招法不實、隔空喊話,等等。這些問題和傾向,給新年度脫貧攻堅戰的開局造成了不利影響。各級領導幹部應充分認識到,疫情是外在干擾因素,是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障礙,而脫貧攻堅是全黨必須如期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務,是初心和使命的堅守,是當前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動高度統一到黨中央脫貧攻堅重大決策部署上來,增強緊迫感,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

  處理好政府幫扶與自主脫貧的關係。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指出了一些貧困群眾“內生動力不足”的問題。幾年來,大批扶貧幹部殫精竭慮進村幫扶,不懂政策工作隊到府解釋,資金不夠銀行一路開綠燈,沒有技術政府組織培訓,造成一些貧困群眾對政府和扶貧工作隊産生依賴,滋生“等、靠、要”等懶惰思想,靠著墻根曬太陽,等著政府送小康。四川省宜賓市曾推行一項制度創新——“歇幫”,就是對個別不思進取、等靠依賴政府的貧困人口,暫停各種優惠性幫扶,讓他們自我反思,收到很好成效。宜賓的“歇幫”不是不幫,而是通過教育管理,讓貧困群眾認識到自己是脫貧的主體,告誡他們要克服懶惰心理,激發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主動參與脫貧,實現“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的轉變。

  處理好快速脫貧與持續發展的關係。脫貧攻堅戰開始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攻堅克難,針對貧困群眾的各項優惠政策接連出臺,各級黨政“一把手”負總責,駐村工作隊親自上陣,財力物力人力全面傾斜,在這種態勢下貧困群眾脫貧指標很快完成。考核過了,脫貧摘帽了,有的地區自覺不自覺地放鬆了扶貧領域的工作,看似完成了任務,追求的不過是“短期效應”。因此,扶貧工作要力戒運動式的“一陣風”做法,把脫貧群眾能否持續發展作為工作著力點和落腳點。

  處理好消除貧困與鄉村振興的關係。從全局來看,貧困人口畢竟佔少數,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打贏脫貧攻堅戰志在必得。要堅持大扶貧格局,處理好消除局部貧困與鄉村振興的關係,把脫貧攻堅當作一項系統工程來抓,納入鄉村振興的大局下通盤謀劃,不能搞“單打一”。各地區貧困群眾的基礎和條件不同,致貧原因千差萬別,各級黨委和政府在制定脫貧規劃時,必須因地制宜,既要著眼貧困群眾的脫貧實際,又要照顧到邊緣及其他人口生活水準的提高;既要有短期目標,又要有長遠規劃;既要解決貧困地區的具體問題,又要建立確保脫貧人口不返貧的長效機制。要把脫貧攻堅統籌納入鄉村振興戰略,按照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使脫貧策略既有現實性,又具前瞻性。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各級黨員幹部必須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託,更加堅定信心,付出更多努力,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和“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拼勁,統籌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盡最大可能降低疫情影響,爭取脫貧攻堅戰的最終勝利。

  《光明日報》( 2020年03月11日 02版)

[責任編輯: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