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經濟長期向好 外儲規模將保持總體穩定

2020-03-10 12:35:00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字號

  國家外匯管理局日前公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2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067億美元,較年初下降12億美元,降幅為0.04%。專家表示,2月我國外匯市場運作總體平穩,匯率折算和資産價格變化等估值因素,是2月外匯儲備規模變動的主要原因。下階段,我國外匯儲備規模仍具有穩定基礎。

  多因素影響外儲規模變動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從主要匯率變動看,2月美元指數走強,從1月末的97.4升至2月末的98.1,升值幅度達0.8%,同時,歐元走弱,兌美元匯率從1.1094貶至1.1027,貶值幅度達0.6%。考慮匯率折算因素,我國外匯儲備中以非美貨幣計價部分折算成美元計價後,形成估值損失。

  同時,股票價格因素對外儲有一定負面影響。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劉健表示,2月以來,美國、歐洲股市大跌。其中,美國標普500指數下跌8.4%,道瓊斯工業指數下跌10%,歐洲STOXX 600指數下跌8.5%。儘管外匯儲備在股票上的資産配置規模可能較小,但股市大幅下跌仍可能對外儲有一定的拖累。假設外匯儲備資産中有10%左右投資股票,則股市下跌對外儲的拖累可能達200億美元左右。

  溫彬表示,真實貿易對2月外匯儲備規模形成一定拖累。受疫情影響,國內開工復工延遲,産業鏈、供應鏈的通暢性受到影響,外貿企業面臨復工難、運輸難、履約難、國際物流不暢、貿易壁壘等問題,外貿出現波動在所難免。

  有望繼續保持總體穩定

  “下階段,我國外匯儲備規模仍然具有穩定基礎。”溫彬表示,國內疫情防控態勢逐漸向好,在一系列逆週期調控政策作用下,企業復工復産有序推進。而進入3月以來,美元指數回落,股票市場大跌,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跌破1%,中美利差走闊,人民幣升值預期提升,國際資本看好人民幣資産,外資不斷流入。

  溫彬稱,隨著逆週期調控力度加大,穩外貿、穩外資等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有助於保持外匯市場平穩運作,促進跨境資金流動保持平衡,外匯儲備規模有望保持總體穩定,能夠抵禦各種風險衝擊。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王春英強調,雖然疫情對我國經濟運作造成一定衝擊,但綜合來看,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疫情影響是短期的、總體上是可控的。隨著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積極因素不斷積聚,將為我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援。我國外匯市場有基礎、有條件保持平穩運作,外匯儲備規模有望繼續保持總體穩定。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責任編輯: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