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人民網評:護好群眾的“米袋子”“菜籃子”

2020-03-02 19:24:00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字號

  “要落實‘米袋子’省長責任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保障主副食品供應。”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強調,要切實保障基本民生。

  民生連著民心,越是困難之際,越要重視民生,越要多措並舉,確保群眾生活不受影響。

  防控疫情是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但生活必需品的保障關係到億萬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為切實保障主副食品供應,多部門多地建立健全重要物資供應綠色通道,及時對接各地應急運輸需求,保障重要生活物資的運輸。如交通運輸和商務部門積極主動與全國57家重點農産品批發市場進行溝通,明確專人進行對接協調,確保“菜籃子”産品能夠出得了村、上得了路、進得了城、上得了桌,全力保障城鄉居民基本生活供應。為社會穩定、做好疫情防控提供了基礎。

  穩物價就是穩人心。暢通運輸通道和物流配送,解決好生活必需品供應的“最後一公里”是前提,但更要密切關注疫情對市場供求的影響,充分做好居民生活必需品保供調度,防止物價過快上漲。疫情發生初期,個別地區出現了哄抬“菜籃子”“米袋子”等重要民生商品價格的問題,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迅速行動,從嚴從重從快查處了一批民生領域價格違法案件,確保了市場平穩運作。只有做好監測,加強監管,讓“63元一棵的白菜”不再出現,才能切實維護社會大局穩定。

  特殊時期要努力確保特殊困難群眾“菜籃子”“米袋子”不缺貨。各地要強化對困難群眾的兜底保障,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適當提高價格臨時補貼標準。對因疫情在家隔離的孤寡老人、困難兒童、重病重殘人員等群體,加強走訪探視和必要幫助,確保他們的基本生活不受影響,防止出現老幼無養、弱無所扶的突破社會心理承受的現象。疫情期間,社區工作人員或志願者拎著米、面、蔬菜,提供到府幫扶,題中之義也正在於此。

  保供應就是保民生,促穩定就是促和諧。越是在疫情防控最吃勁的關鍵階段,越是要保障基礎供應和民生服務不斷檔,用實際行動讓民眾的“米袋子”鼓起來,“菜籃子”滿起來,才能為疫情防控取得最後勝利提供堅實的基礎保障。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