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在堅持與堅守中共建共用小康社會

2019-12-30 13:23:00
來源:金羊網
字號

  不知不覺中,2020年的新年鐘聲就要敲響了,時光又將開啟新的征程。每年的年末歲首,很多人都在感嘆光陰似箭、歲月如梭,還沒怎麼反應過來,一年的光陰就又過去了。的確,在不愁吃、不愁穿,想去哪兒就去哪兒的今天,國泰民安、歲月靜好,人們不再度日如年。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是14億中國人民的共同期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僅僅是解決溫飽問題,而是要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各方面滿足城鄉發展需要。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形成並積極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總體佈局,形成並積極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佈局。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更是圍繞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了一系列安排部署。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貧困群眾“同步小康”是關鍵,而打贏脫攻堅戰是重要保證。沒有貧困地區、貧困群眾的脫貧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是無法實現的。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産黨帶領人民持續向貧困宣戰。經過改革開放41年來的努力,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使數億農村貧困人口成功脫貧,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國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中,不忘記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並通過精準扶貧的方式讓他們“同步小康”,再一次用雄辯的事實證明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這種優越性,需要用心去比較和感知。

  一切依靠人民,人人共建;一切為了人民,人人共用。這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目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深刻內涵。各級黨委政府要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在共建中共用社會發展成果。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小康社會是幹出來的。我們能夠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參與者和見證者,幸運而光榮。我們要有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鬥的自覺與擔當,在普通而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堅定理想信念、增長知識本領、錘鍊品德意志、矢志奮鬥拼搏,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譜寫新時代華章,不辜負祖國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不辜負這個美好而偉大的時代,不辜負短暫而易逝的人生。(金羊網 文/楊維兵)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