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地評線】補上“三農”短板,為實現小康社會保駕護航

2019-12-25 19:01:00
來源:光明網-時評頻道
字號

  作者:默 城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20日至21日在北京召開。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分析當前“三農”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打贏脫貧攻堅戰,研究部署2020年“三農”工作。

  即將到來的2020年,對於我們國家來説是極其重要的一年,也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是鄉村振興戰略要取得重大進展的一年,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現之年。

  這一年與每一個中國人息息相關,對農業、農村、農民至關重要。反過來説,後者也對2020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起著重要作用。甚至可以説,“三農”的“成色”,就是小康社會的“底色”。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專門研究“三農”工作時發表的重要講話中也指出,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脫貧品質怎麼樣、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明年“三農”工作成效。

  但就當下而言,我們還需認識到,雖然“三農”工作如火如荼,但其中確實還存在不少問題和短板,比如在農村基礎設施、農村人居環境、農村教育品質、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等方面,還有較大現實提升空間。在脫貧攻堅方面,也還有很多亟待鞏固和強化的方面,比如脫貧再返貧問題、“兩不愁三保障”出現一些薄弱環節和漏洞等。

  在這樣的背景和現實情況下,急需總結過去成績以及經驗,確保2019年交出一份有分量的“三農”工作成績單。更重要的是,要面向未來統一思想,部署行動,向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路上的“三農”問題和障礙“宣戰”。因此,中央在2020年前夕召開此次農村工作會議,就具有格外重要的意義。

  從這次會議的具體內容中,我們能明顯感受到一個信號,那就是堅決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堅決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短板,切實發揮好“三農”壓艙石作用,是國家和民眾的堅定決心和追求。到2020年,這樣的追求必須不打折扣、徹底實現,這也是黨和國家對人民的莊嚴承諾。

  而補上“三農”領域短板,則在於實現農民增收。會議強調,農民增收是全面小康的基本要求,要發展富民鄉村産業,積極鼓勵各類人才返鄉下鄉創業創新,穩定農民工就業,加大對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整治力度,多渠道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只有抓住這一點不放鬆,並將具體工作做細做精做好,“三農”這盤棋才能實現“滿盤皆活”。

  進一步看,還要為農民的“衣食住行”提供有力保障,更要為農業農村農民的長遠利益積極考量,細心籌劃,實現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共追求的狀態。在當前利益上看,要進一步完善農業補貼政策,加快恢復生豬生産,全面落實省負總責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等。而長遠利益上看,要加強現代農業設施建設,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啟動農産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加大水利建設力度;要加強農村基層治理,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要加大“三農”投入力度,完善鄉村産業發展用地政策,強化人才和科技支撐等。

  “三農”關係著國家根本,容不得一絲馬虎和懈怠。只有踏踏實實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短板,發揮好“三農”壓艙石作用,才能最大程度降低社會風險,保障人民群眾的核心利益,才能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保駕護航,鋪平道路。(默 城)

[責任編輯:陳文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