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地評線】推動高品質區域協調發展,彰顯制度優勢

2019-12-19 13:25:00
來源:荔枝新聞
字號

  

  近日出版的《求是》雜誌,發表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品質發展的區域經濟佈局》。文章強調,要根據各地區的條件,走合理分工、優化發展的路子,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完善空間治理,形成優勢互補、高品質發展的區域經濟佈局。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剖析了當前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明確了新形勢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思路,提出了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對策措施,為我們描繪出未來中國高品質區域協調發展的新圖景,凸顯出更好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決策思路和治理思維,為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品質區域經濟佈局提供了科學指導和基本遵循。

  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具體體現。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從13個方面系統總結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其一就是“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這是黨和人民長期實踐探索的智慧結晶。立足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和縮小區域發展差距,圍繞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礎設施通達程度比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準大體相當的目標,努力破除地區之間利益藩籬和政策壁壘,著力形成統籌有力、競爭有序、綠色協調、共用共贏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有效地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增強區域發展的協同性、聯動性、整體性,充分體現“全國一盤棋”的思想,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生動實踐。

  建立區域協調發展機制,是我國長期保持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經驗。“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是新時代國家重大戰略之一,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圍繞區域協調發展這篇大文章,著眼並著力於全局上謀勢、關鍵處落子,精心謀劃、科學佈局,提出一系列重大國家戰略,長江經濟帶發展、共建“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各地區各部門切實按照中央決策部署,建立健全區域合作機制、區域互助機制、區際利益補償機制,在全面塑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方面積極探索,不斷激發活力、挖掘潛力、增強競爭力,為實現經濟社會穩定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保證。

  優化提升區域經濟佈局,是推動實現新時代高品質發展的戰略舉措。地廣、人多、自然資源稟賦差別大的國情實際,決定了區域協調發展是我國長期面對的現實問題,儘管過去我們做出了不少建設性的努力、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但隨著經濟發展空間、結構等不斷發生深刻變化,區域發展不可避免出現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要求我們與時俱進謀劃區域協調發展新思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推動實現高品質發展,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品質發展的區域經濟佈局同樣是必要標配。這就要求我們切實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牢固確立“一盤棋”思想,按照中央作出的戰略部署,調整完善區域政策體系,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更好地把制度優勢轉化為發展效能,推動我國區域協調發展不斷向著更加均衡、更高層次、更高品質方向闊步前行,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宏偉目標注入更強動能。(蘇萍)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