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一言不合”就發錢,澳門為啥這麼“豪”?

2019-12-17 14:58:00
來源:中國日報網
字號

  如果評選幸福指數高的城市

  作為美食之都、宜居城市

  頗受讚譽的澳門

  一定榜上有名

  為什麼呢?

  

  我們先來算一筆賬

  2019年

  生活在澳門的每一位老人

  會得到多少福利?

  敲黑板↓↓

  小夥伴們或許要感嘆

  澳門為什麼這麼“豪”?

  財政預算增長近7倍

  “一言不合”就發錢

  2018年,人口不到70萬的澳門,本地生産總值(GDP)高達4447億澳門元。

  事實上,在20年前,澳門並沒有如此亮眼的經濟數據。

  澳門特別行政區首任行政長官、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表示,1999年前,澳門曾經歷長時間的經濟低迷,底子非常薄弱。

  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

  澳門經濟飛速增長,財政預算更是增長近7倍。

  澳門候任行政長官賀一誠表示,澳門的財政支出主要用於改善民生。

  我們回歸第一年,我們的財政預算只有130個億。到了今年,我們批給政府的1033億。這個財政支出幹嘛呢,最主要就是用在我們的福利上。

  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澳門從“博彩”走向“多彩”

  回歸初期,為拉動澳門經濟增長,中央政府在2002年開放澳門的博彩經營權。

  澳門經濟一路騰飛。

  然而,博彩業拉動經濟增長的背後也蘊含著風險。

  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認為,要避免娛樂博彩業比例過重,應該立足澳門經濟發展的實際,推動澳門由“博彩”走向“多彩”。

  我們的主要問題就是娛樂博彩業的比例很重。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多元經濟發展能夠降低我們的風險。

  2006年,中央政府在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提出,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

  此後,澳門開始結合當地優勢,發展旅遊、會展、中醫藥、文化創意等産業。

  港珠澳大橋通車

  澳門融入最具潛力朋友圈

  2017年初,粵港澳大灣區被正式寫入中央政府工作報告。

  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橋通車,粵港澳三地融為一小時經濟圈。

  2019年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佈。

  《綱要》稱,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澳門以及廣東省9個城市,總面積達到5.6萬平方公里,2017年末總人口約7000萬,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崔世安認為,“努力去融入大灣區發展,是國家給的很寶貴的機會,突破了澳門很多短板”。那麼,回歸祖國懷抱20年的澳門,到底為什麼這麼“豪”?或許何厚鏵的這句話給出了最好的回答!

  過去的20年,是我們祖國騰飛的20年。我們澳門的定位也剛好,充分地把握好將自己的命運,跟祖國的發展結合在一起。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