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特稿丨在駐澳門部隊,遇見騎摩托車的女兵

2019-12-17 09:41:00
來源:中國軍網
字號

  

  全文3100字

  預計閱讀時間9分鐘

  在駐澳門部隊,遇見騎摩托車的女兵

  ■中國軍網記者 宋明亮 孫偉帥 通訊員 方釗

  摩托車翻鬥一側的輪胎離開地面的瞬間,楊玲的心“從嗓子眼兒穩穩地落回了肚子裏”。

  上千名觀眾爆發出極其熱烈的歡呼聲。在大家眼裏,這些身穿迷彩戴著墨鏡,騎著摩托車做著特技動作的女兵,簡直炫酷爆了!

  “漂亮!”耳機裏傳來場下指揮員的聲音。楊玲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跟著隊伍繼續通場行進。翻鬥一側輪胎落地,一個輕微的反彈將楊玲的短髮震起,歡呼聲隨著轟鳴的音樂鑽進楊玲的耳朵裏。

  這是駐澳門部隊2018年軍營開放活動中的一幕。每年“五一”,駐澳門部隊都會在凼仔營區舉行軍營開放活動,很多市民為了一睹子弟兵風采,半夜就來排隊領票。

  女兵摩托車特技表演是軍營開放中一項重要的展示項目。英姿颯爽的女兵駕駛摩托車,風馳電掣而來,不斷變換隊形,並完成三角旋轉、對向行進、單手翹邊鬥行駛、行進間交換駕駛員、載人翹邊鬥行駛、穿越火障等一系列高難度動作。每一年,她們的出現總能引起現場一浪高過一浪的尖叫。

  

  歡呼的人群中,一位圓圓臉的女士顯得格外沉靜。不僅如此,每當女兵們做出高難度動作時,周圍的人歡呼聲越大,她的眉頭就皺得越緊。

  坐在她旁邊的另一位女士一邊鼓掌歡呼,一邊轉頭大聲問她:“姐,你不是説咱玲玲是通信兵嗎?這怎麼成了特種兵了?”

  圓圓臉的女士咬了咬嘴唇沒説話,眼神死死地盯著楊玲駕駛的摩托車。

  她,是楊玲的媽媽。這天早上,她特意和妹妹,也就是楊玲的小姨趕到澳門來參加駐澳門部隊軍營開放日活動。其實,最主要的,是能見到女兒。

  此刻,看著場上楊玲駕駛著摩托車威風凜凜,她的心被緊緊地揪著。周圍觀眾的歡呼幾乎要淹沒震耳欲聾的音樂,她的心生疼生疼。

  從2016年當兵開始,楊玲一直告訴自己她是個話務兵,最主要的任務是在基站轉接電話。2017年,超強“颱風”天鴿正面襲擊澳門,她擔心得一宿沒睡著,但後來女兒及時“報平安”,還告訴家裏人他們幫助澳門市民抗災救援,那時她覺得自豪而驕傲。可怎麼一轉眼,“話務兵就成了特種兵”?一陣陣心疼淹沒了見到女兒的開心。

  

  “喂,您好,請問接哪?……好的,請稍等。”甜美的女聲伴著此起彼伏的電話鈴聲從駐澳門部隊的話務機房中傳出來。接電話的人,正是女兵楊玲。就在即將進行摩托車特技表演的前幾天,楊玲和其他幾位參加表演的戰友依然在機房參與值班。

  對這些女兵來説,轉接電話、參加日常軍事訓練才是她們的日常。她們和所有話務女兵一樣,要背記上千個號碼,要練就“口、耳、腦、手”的過硬專業素質。夜晚的走廊上、清晨的院子裏都有她們訓練的身影。

  “但不是誰都有機會騎摩托車的!也不是誰都有機會騎了摩托車就能參加軍營開放日的表演!”此刻,坐在我面前的楊玲滿臉自豪,講起她和戰友們騎摩托車的經歷,語氣裏儘是興奮。

  見到這些女兵的第一眼,你很難想像她們就是在軍營開放日做摩托車特技表演的人。眼前的她們,幾乎都是90後,清秀的面容配上齊耳的短髮,哪怕這是制式打扮,也遮不住她們神態裏的溫婉。尤其是她們一開口,長期在接線工作中形成的溫柔甜美的聲線,會讓你有種是和鄰家小妹聊天的感覺。

  但在駐澳門部隊,正是這些看起來溫柔的“鄰家小妹”擔綱了讓人尖叫的摩托車特技表演,這群年輕的通信女兵也被許許多多人誤以為是特種兵。

  

  四川姑娘寧佚在2019年的軍營開放日上成為摩托車特技表演的一員,這是她參軍入伍的第二年,能在義務兵階段就成為其中一分子,寧佚特別驕傲。來自場上的歡呼讓這個1996年出生的小女生“興奮到不行”,但最讓她印象深刻的,還是她第一次“馴服”了翻鬥摩托車。

  那一天,已經完成初級駕駛訓練的寧佚又一次來到訓練場。拍拍身旁的摩托車,寧佚瀟灑地跨了上去。

  “當時根本不會想摔不摔跤的問題,真能讓鬥子翹起來,就是摔一下也認了。”寧佚揉揉頭髮,笑嘻嘻地回憶著幾個月前訓練的場景。

  “轟——”幾輛摩托車一起啟動,機油的味道瀰漫在空氣中。寧佚的目光盯著前方的帶教班長,緊緊跟隨,卻又保持著一小段“安全距離”。站在一旁的教官認真地觀察著寧佚的狀態,終於,在寧佚繞場兩周後,教官下達了翹邊鬥的密碼。

  一陣風從耳邊呼嘯而過,寧佚右耳旁的“自然卷”順勢飛揚。她屏住呼吸,將更多力道灌注進兩條胳膊,眉頭輕輕一皺,身體重心壓向左邊。

  “哇!成功了!”站在一旁的戰友開心地大叫起來。只見寧佚摩托車的邊鬥一側已經抬離地面,半拉車身逐漸懸空,她謹慎地操縱著摩托車繼續前行。跑出十幾米後,寧佚再次調整重心,穩穩地將摩托車壓回地面。緊接著一個帥氣的急轉彎,摩托車發出高亢的嘶吼,寧佚將車開回到教官和戰友身旁,一個急剎停了下來。

  

  戰友們一擁而上,擁抱著彼此開心地笑著。這是這群通信女兵無數訓練場景中的一個,每當有人完成一項特技動作,每當有人做完一套特技表演,她們總會以最簡單的方式——擁抱和歡笑來慶祝“小目標”的達成,也正是這簡單卻又讓人激動的慶祝方式裏,藏著她們不為人知的付出。

  張健華曾“結結實實地摔過一跤”。那是在一次訓練中,由於摩托車速度過快,轉彎時突然失控,張健華連人帶車翻倒在地,她瘦小的身軀也被重重壓在摩托車下。戰友們急忙跑來扶起了摩托車,把張健華拉了起來。張健華的第一反應不是看自己的傷,而是一瘸一拐地跑向摩托車。

  戰友們心疼地看著張健華已經流血的手,張健華心疼地看著自己摔壞的摩托車吧嗒吧嗒掉眼淚。

  負責訓練女兵的男教官,看過女兵們因為達不到訓練效果而在眼眶裏打轉的淚水,也看過女兵們因為達成訓練目標純真而歡暢的笑容,真正讓這些男兵佩服的,正是這些女兵在一次次歡笑與淚水中爆發出的驚人意志力。

  用於特技表演的翻鬥摩托車重達400多斤。在表演中,這些女兵不僅要駕駛單車完成特技動作,更多時候,會有1-2名戰友坐在摩托車上。不僅如此,行進間的摩托車表演隊伍,車與車之間都保持著極短的距離,稍有不慎,就會造成追尾事故。

  “用個小錘子,一點點把翻鬥的凹陷部分敲起來。‘鐺鐺鐺’的,特別有趣!”楊玲和寧佚你一言我一語描述著追尾事故後的處理現場,仿佛全然沒有覺得這在常人看來是件多麼危險的事情。其實,她們並不是不知道危險,“當時也會被教官訓個狗血淋頭”,只是,當一切過去,這些疼痛與淚水都成了她們心中閃光的財富。

  

  難以想像,眼前這些看起來有些文弱的姑娘究竟經歷了怎樣的訓練,才能最終呈現出那一場精彩的表演。攤開這些女兵的雙手,每個人的掌心裏都留下了“馴服”摩托車的印記——老繭。摸著那一塊塊厚厚的繭子,仿佛能隱約看到她們在訓練場上揮灑的汗水。

  最近,網路上有句話很火:你緊握鋼槍的手,卻拿不起一雙筷子。對這句話,這些騎摩托車的女孩深有體會,更有屬於她們的獨特詮釋——

  完成摩托車特技訓練的她們,仍要參加通信日常值班。挂上耳機,嘴角上揚,手中的“武器”從沉重的方向盤變回到小巧的鍵盤,仔細看去,那一雙雙敲擊鍵盤的手都在微微顫抖……

  學動漫設計出身的楊玲在完成第一次訓練之後,開玩笑地對戰友説:“以後我們要學‘大力水手’,訓練之前吃一罐菠菜,肱二頭肌‘嘭’一下就起來了!”對她們來説,以前拉都拉不起的單雙槓、擺弄起來無比困難的摩托車方向盤,既是她們的“菠菜”,也是她們的“槍”。

  網路上曾有人問:“女兵騎摩托車做特別表演,有必要嗎?”

  面對這樣的質疑,楊玲和戰友們從不去理會,因為從穿上軍裝來到駐澳門部隊的那一天起她們就知道,自己無論做什麼都是在為履行防務做準備,自己無論經歷怎樣的艱難都是在為守護澳門做貢獻。

  

  軍營開放日那一天,楊玲終於有機會牽著媽媽的手帶著她看看自己生活戰鬥的地方。媽媽也終於在那一天知道了乖巧的女兒原來還有這麼霸氣的一面。

  離開軍營時,媽媽反覆摸著楊玲的手。千言萬語,最後只説了一句“照顧好自己”,語氣裏透著心疼。

  參觀軍營的市民太多,參加完摩托車表演,又要作引導員的楊玲沒法把媽媽和小姨送出軍營。這時,楊玲的幾名戰友走了過來,牽起了楊玲媽媽的手説:“媽媽,走,我們送您!”

  作者:宋明亮 孫偉帥 方釗;

  圖片:駐澳門部隊提供;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