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民生幸福彰顯政策、發展和改革給力

2019-12-16 13:39:00
來源:中國甘肅網
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今年以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紮實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持續改善人民生活,交出了一份溫暖的民生答卷,進一步提升了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19年,民生措施有力度,百姓獲得感實實在在;民生發展有溫度,生活邁向更高品質;民生改革有深度,群眾幸福感真真切切。“幸福不會從天降”,中國民生幸福彰顯政策給力、發展給力和改革給力。

  民生幸福彰顯政策給力。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2019年,黨和政府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系列惠民政策舉措密集出臺,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做好民生工作。今年中央財政嚴管部門支出,一般性支出壓減5%以上,“三公”經費再壓減3%左右,民生投入只增不減。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就業優先政策置於宏觀政策層面,隨著穩就業措施落地,新崗位、新業態進一步壯大,就業潛力持續釋放。今年經濟大盤平穩、結構優化,帶動收入“蛋糕”不斷做大。社會保障有力,“安全網”更加牢靠。

  民生幸福彰顯發展給力。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發展是第一要務,發展的最終目的是增進人民福祉。2019年,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邁向高品質發展的同時,更注重民生為本、提升發展溫度。今年以來,各地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減稅降費等普惠性政策進一步落地,創新創業活力競相迸發。前10月,全國日均新登記企業1.97萬戶。為擴大消費,十部門聯合發文鼓勵社會力量辦醫;擴大金融、電信、養老、醫療等領域對外開放。保護生態也是改善民生,各地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一系列強有力舉措向污染宣戰,美麗中國增添更多亮色。預計到今年底,全國95%左右現行標準的貧困人口將實現脫貧,90%以上的貧困縣將實現摘帽,脫貧攻堅成績斐然。

  民生幸福彰顯改革給力。發展每向前一步,改革也要向前一步。改革開放是關鍵一招,也是制勝一招。2019年,改革開放邁出重要步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深化,科技創新取得新突破。民生改革紮實推進,聚焦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改出了群眾真切的幸福感。瞄準難點,破解辦證難、辦事難等問題,疏解百姓的煩心事;打通堵點,調低社保繳費基數,降低參保門檻,更多人被納入社保保障範圍,讓民生保障更優質;跟蹤熱點,深化學前教育改革、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改善民生沒有終點站,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圍繞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12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諸多民生舉措。新的一年,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共同努力,必將收穫更多溫暖、綻放更多精彩。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