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南水北調工程累計調水量近300億立方米 超1.2億人受益

2019-12-12 11:0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12月12日電 水利部副部長蔣旭光12日介紹,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五週年,工程累計調水量已近300億立方米,“截至今天早八時,調水量準確地説是299.5億立方米,接近300億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過1.2億人,已由原規劃的受水區城市補充水源,轉變為多個重要城市生活用水的主力水源,成為這些城市供水的生命線。”

  國新辦12日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五週年有關情況。

  蔣旭光介紹,我國水資源短缺,且時空分佈不均。南水北調工程是實現我國水資源優化配置、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戰略性基礎設施。東、中線一期工程建成運作以來,發揮了巨大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蔣旭光指出,水利人不斷加強南水北調工程運作管理規範化、標準化建設,積極運用大數據、雲技術、物聯網等技術手段,提升工程管理現代化水準,工程運作安全平穩,經受住了特大暴雨、颱風、寒潮等極端天氣考驗,未發生任何安全事故和斷水事件,供水量持續增長,水質穩定達標,經濟、社會、生態等效益不斷擴大、十分顯著。“截至今天早八時,調水量是299.5億立方米,接近300億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過1.2億人,已由原規劃的受水區城市補充水源,轉變為多個重要城市生活用水的主力水源,成為這些城市供水的生命線。”同時為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提供了可靠的水資源支撐。

  蔣旭光提到,丹江口水庫和中線幹線供水水質穩定在地表水水質Ⅱ類標準及以上,東線工程水質穩定在Ⅲ類標準。居民飲用水水質明顯改善,受水區生態環境得到修復,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移民幫扶工作持續深化,逐步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的目標,移民群眾生活水準比搬遷前有大幅度提升。

  蔣旭光指出,水資源格局決定著發展格局。水利部將補短板、強監管,持續推進標準化、規範化管理,確保工程安全平穩運作,全面提升工程效益。強化水質保護機制,確保水質持續向好;做好節水和地下水壓採工作,加大生態補水力度,助力生態文明建設;深化幫扶,確保移民生活水準穩步提高。尤其要採取得力舉措,全面加快推進後續工程建設,早日構建完善的“四橫三縱,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水資源總體格局,持續提高水資源支撐、保障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重大戰略實施的能力,為確保國家水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