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制度優勢讓中國經濟成為穩定世界經濟的“壓艙石”

2019-12-11 16:02:00
來源:金羊網
字號

  今年以來,一些國際組織下調了全球經濟和國際貿易的增長速度,世界主要經濟體出口甚至出現連續數月下降。在此背景下,中國經濟運作穩中又進,主要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並好于預期,展現出了十足的韌性,成為了穩定世界經濟的“壓艙石”,有力的回擊了唱衰中國經濟的不實言論。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從低級到高級、從量變到質變,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面對國外經濟復蘇緩慢,國內經濟轉型壓力劇增的雙重壓力下,中國經濟的平穩增長無疑彰顯出了“中國之治”的強勁推動力。通過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減稅降費,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供給效率,增強了企業發展的活力,推動經濟運作進進入良性迴圈。

  合作共贏成為中國經濟穩定的基石。近年來,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國與沿線國家的合作不斷加深,在基礎設施聯通、産能合作、貿易、投資、金融等各方面越來越多地實現了共用。同時,通過不斷深化改革,將重點放寬服務業的準入,在養老、醫療、教育、金融等領域,加大放寬準入力度,在一些領域逐步放寬甚至取消股比限制,對境外個人投資者投資中國境內原油期貨三年內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切實的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的“善意”,這種善意換來的是中國貿易的繁榮,僅今年前10個月,中國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25.63萬億元,同比增長2.4%,其中出口13.99萬億元,增長4.9%。事實證明,中國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全球經濟“壓艙石”。

  科技創新推動經濟增長更有後勁。近年來,中國始終把自身發展置於人類發展的坐標係中,始終與世界各國人民命運緊密相連,始終把中國人民利益同各國人民共同利益結合在一起,如中國空間站邀請世界各國開展艙內外搭載實驗項目,嫦娥四號獲得的月球背面探測數據向世界開放,中國華為願與世界各國共用5G技術。另外,中國與158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科技創新合作關係,加入了200多個政府間國際科技合作組織。2019年中國國家創新能力排名連續4年保持上升態勢,是唯一進入前20名的中等收入經濟體,國際知名調研機構CB Insights發佈報告稱,在全球32家人工智慧獨角獸公司中,中國佔10家。當前高科技企業已經成為了中國經濟強有力的增長點。

  就業狀況一直是反映中國經濟運作的重要指標。近年來,隨著黨和國家適時調整就業政策,在就業問題上,不斷有新的創新和發展,使得全國新增就業、失業率、求人倍率等幾乎所有就業主要指標均得到改善,實現溫暖開局。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193萬人,提前實現全年城鎮新增就業目標。可以説,這對於一個擁有近14億人口的國家來説,就業能保持這樣的水準相當不容易,也無疑反映出了中國經濟的持續向好。

  總而言之,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只有堅持走高品質、科學的、可持續的發展之路,堅持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由外延式擴張向內涵式增長的轉變,真正釋放出制度優勢、創新動力、市場活力,就一定能夠始終推動經濟穩步健康可持續增長,當好全球經濟發展的“壓艙石”。(金羊網 文/王鑫博)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