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今冬大氣治理不搞“一刀切” 差異化管控見實招

2019-11-25 17:36: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11月7日早上,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在朋友圈裏曬了四張空氣品質地圖,當天早上8點鐘,北京的PM2.5隻有2微克/立方米。

  關注藍天指數,是馬軍的習慣。此前一天,他轉發了蔚藍地圖出品的2019年10月逐小時全國空氣品質動態地圖,並留言:藍天保衛戰,秋冬季是關鍵。

  又一個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拉開序幕,而今年又有哪些不一樣?

  藍天預期提高

  空氣品質慢慢改善,人們對藍天的預期也提高了。根據北京市生態環境局日前發佈的空氣品質報告,今年前三季度,北京市大氣環境品質持續改善。其中,全市PM2.5平均濃度4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6%,達標天數165天,比例為60.4%,空氣重污染3天,同比減少5天;各區PM2.5濃度在34微克/立方米至45微克/立方米之間。儘管到年底還有將近兩個月的時間,但是不少人對北京PM2.5年均濃度已經表示出了樂觀的預期。

  不僅北京,從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到打響藍天保衛戰,關於空氣品質改善的直觀感受影響了每一個人的生活。《中國空氣品質改善報告(2013—2018年)》顯示,從2013年到2018年,我國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PM2.5年均濃度分別下降48%、39%、32%。大氣污染防治專家、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學術委員會成員胡京南告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今年,他有過因為出現輕度空氣污染被要求解釋原因的經歷。預期的提高,無形中讓今年秋冬季大氣綜合治理壓力倍增。

  堅決反對“一刀切”

  這個秋冬季的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正處於特殊的關鍵節點。在不久前生態環境部舉行的例行新聞發佈會上,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表示,2020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目標年、關鍵年,2019—2020年秋冬季攻堅成效直接影響2020年目標的實現。而據預測,受厄爾尼諾影響,2019—2020年秋冬季氣象條件整體偏差,不利於大氣污染物擴散,進一步加大了大氣污染治理壓力,必須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措施抵消不利氣象條件帶來的負面影響。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提出,秋冬季期間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4%,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同比減少6%。就此,劉友賓介紹,今年秋冬季攻堅行動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對過去行之有效的、好的經驗和做法予以持續推進。在保持工作連續性的基礎上,今年秋冬季攻堅行動更加強調依法性、科學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劉友賓説,今年秋冬季大氣綜合治理將更加強化依法依規,堅決反對“一刀切”。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注意到,在今年的秋冬季攻堅行動方案中,一律沒有涉及強制性錯峰生産、大範圍停工停産等要求。此外,更加突出科學施策。實施差異化應急管理,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要求各地根據《關於加強重污染天氣應對夯實應急減排措施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夯實應急減排措施,實施企業分類分級管控,達到A級的企業重污染天氣應急期間可不採取減排措施,B級企業適當少採取減排措施。相對於往年,攻堅行動更加強調因地制宜。在確定2019—2020年秋冬季城市環境空氣品質改善目標時,充分考慮各地工作實際和操作性,依據各城市上個秋冬季PM2.5濃度值與過去兩個秋冬季累計下降幅度分別進行分檔,設定各檔改善目標,上個秋冬季PM2.5濃度越高、累計下降幅度越小,本秋冬季目標就越高。

  差異化管控見實招

  目前,各地秋冬季大氣綜合治理都在緊鑼密鼓落實之中。天津市提出聚焦影響環境空氣品質的主要矛盾和關鍵問題,以調整産業、能源、運輸三大結構為根本,以深化燃煤、工業、揚塵、機動車污染治理為手段,妥善應對重污染天氣,按照標本兼治、精準治污、持續減排、分級施策的總思路全力攻堅。為持續加強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西安市將開展區域重污染天氣應急聯動,全力推進區域大氣環境品質持續改善。山西省推進氣象和生態環境部門合作,加強重污染天氣形成機理和預報技術、重污染天氣氣象條件評估技術、生態保護及環境遙感監測等方面的研發合作。

  大氣治理差異化管控、精細化治理深入推進。日前,河北省在全國率先建立生態環境監管正面清單制度。在滿足環境管理要求基礎上,河北共有1640個項目、企業被列入首批清單,在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不停産、不限産、不檢查、不打擾。

  河北省首批正面清單共涉及全省重點工程項目、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項目、戰略性新興産業企業和重點出口型企業四類項目和企業。企業能否達標排放、自律減排、污染治理水準領先是納入正面清單的關鍵。對於納入正面清單的企業,河北將優先保障其生産經營活動。對納入清單的重點出口型企業,在完成出口任務期間可不停産、不限産。對納入清單的零排放、微涉氣,即每年排放污染物100公斤以下的戰略性新興産業企業,不限産、不檢查、不打擾。通過差異化管控措施,鼓勵先進,限制後進,支援産業轉型升級和高品質發展,以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全面提升。

  劉友賓表示,當前秋冬季重污染天氣還處於“氣象敏感型”階段,2017—2018年秋冬季氣象條件顯著高於常年平均水準,助推了當年空氣品質大幅改善。研究表明,當年空氣品質改善是“人努力、天幫忙”的結果,大氣污染防治各項工作佔七成,相對有利的氣象條件佔三成。

  “根據氣象部門預測結果,2019—2020年秋冬季氣象條件相比往年不利,將面臨霧霾持續時間長、覆蓋範圍廣的情況。這就要求我們首先要將氣象條件差異造成的環境空氣品質變化差異補回來,再進一步下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難度和壓力進一步加大。”劉友賓強調,接下來要全力落實攻堅方案各項任務,確保完成秋冬季改善目標,積小勝為大勝,推動空氣品質持續改善,確保完成打贏藍天保衛戰各項任務。(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曹紅艷)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