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港珠澳大橋通車一週年 大灣區融合發展添新翼

2019-10-29 10:12: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大灣區融合發展添新翼——港珠澳大橋通車一週年巡禮(上篇)

  10月23日,全球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一週年。一年來,港珠澳大橋客流超過1400萬人次、車流超過150萬車次。因為有這座大橋,珠海入境澳車程大幅縮短,港珠澳一日生活圈成型,三地間運輸成本降低,旅遊商機增加。港珠澳大橋開通一年,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格局進一步成型。

  一日生活圈

  從2018年10月23日正式開通以來,港珠澳大橋在三地居民的工作、生活中發揮的通道與紐帶作用正在日益顯現。

  “沒想到客流增長速度如此之快。”回顧港珠澳大橋這一年的交通情況,香港特區政府路政署工程師張旭説,三地人流中,遊客佔據大多數,也有不少是跨境上班族和跨境學童。過去,從香港到珠海車程需3個半小時,而現在走港珠澳大橋只需45分鐘。

  在大灣區跑了20年貨運的林錦輝説,港珠澳大橋開通後,他從香港到珠江西岸城市的單程時間縮短了4到5個小時。“原來一天跑到晚,也是做一程。現在幾個鐘,也是做一程。輕鬆多了。”

  澳門教業中學新口岸校區附屬幼兒園的老師和小朋友們,今年第一次通過港珠澳大橋坐車前往香港迪斯尼樂園開展畢業旅行,一個半小時就到達了目的地。“以前去一趟,先坐船再坐車,小朋友還暈船,很不方便。”帶隊老師劉淑君説。

  每天早上6時50分左右,滿載香港跨境學童的大巴準時出現在珠海公路口岸的出境車道,車上坐著穿著各色校服的小學生。邊檢民警登車驗放,學生不用下車即可完成查驗工作。據珠海邊檢總站統計,港珠澳大橋1年來已惠及跨境學童1.8萬人次。

  被視為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脊梁”的港珠澳大橋實現“車暢人旺”,大灣區的“宜居、宜業、宜遊”水到渠成。

  旅遊新商機

  世界最長、海底隧道、特色人工島、諸多尖端科技……被稱為“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的港珠澳大橋,本身就是遊客爭相一睹為快的風景。而大橋帶來的交通便利,更進一步提升了大灣區的旅遊商機。

  2019年國慶期間,大灣區城市遊客量及旅遊收入呈增長之勢。澳門吸引98.4萬人次,其中內地遊客79.8萬人次,同比增長9.4%;珠海接待遊客突破270萬人次,同比增7.2%。為搶攬市場,多家遊船公司紛紛開設新航線,“珠澳海灣遊”“海上看珠海大橋遊”等成為時下熱門的大灣區旅遊航線。

  繼2月高端豪華遊船“尋仙6”首航後,豪華遊輪“珠澳海灣遊1號”在9月底投入運營。該遊輪帶領遊客穿越港珠澳大橋海域,近距離感受港珠澳大橋、情侶路、珠海漁女等地標,並遠瞰澳門風光。同時,眾多港澳導遊對於北上內地執業表現出極大興趣,港澳導遊橫琴執業的崗前培訓僅4天內便收到1534份申請。

  港珠澳大橋的開通還改變了旅客結構和旅遊模式。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局長文綺華表示,2019年1至9月的入境旅客中,不過夜旅客同比增加30.6%至1593萬人次;留宿旅客總量也同比增加4.9%至1427萬人次,顯示出大橋對旅遊業整體的拉動效應。

  灣區新樞紐

  一輛輛汽車日夜穿梭于這座24小時通關的大橋之上,跨越伶仃洋,物流大提速,節省的不但是金錢成本,更是時間成本,為大灣區開放型經濟創造了不可或缺的效率優勢。

  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經港珠澳大橋運輸貨物。皆利士多層線路版(中山)有限公司的陳經理説,他們公司從今年年中開始,所有産品都通過港珠澳大橋運到香港,“我們每個月有2000萬美元的貨物要運到香港,以前走皇崗至少要多花1倍的時間,運輸費也高,現在走大橋,每趟車的時間減少了1.5個小時左右,運輸費也少了28%”。

  “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方舟認為,憑藉“海、陸、空、鐵”多重優勢疊加,港珠澳大橋發展“橋頭經濟”潛力巨大,不僅可以在大橋口岸及人工島片區培育航空城、科技園,發展冷鏈物流等,還能打通大灣區交通大動脈。

  “過去一年是港珠澳大橋適應、磨合的一年;未來,大橋將成為大灣區內的磁鐵,吸引各類資源聚集。”方舟説。

  隨著新政策不斷推出,港珠澳大橋還將發揮更大功效。繼粵港兩地近日新增5500個通行大橋的跨境私家車配額後,10月24日舉行的2019年粵澳海關業務聯繫會議上,兩地海關又開始研究制定全面放開澳門私家車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入出內地等政策。

  港珠澳大橋不僅聯通三地,更使大灣區凝聚成為一個整體。香港中國商會常務副會長陳亨達認為,大橋成為連接三地的黃金通道,區內物流網路通達、高端人才自由流通,在“大”的同時真正形成了協同效應。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