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努力建設“讓人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網際網路

2019-10-23 13:12:0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字號

  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網際網路已經成為與現實世界既相互聯繫又相對獨立的人類活動空間,並使世界變成了“地球村”。經過四分之一世紀的發展之後,我國成為世界上網路用戶最多、網路覆蓋範圍最廣、網路使用領域最大、網路技術發展最快、人民受益最大的國家,網際網路已經成為人民群眾學習、工作、生活的重要空間和重要手段。基於網際網路發展對於人類發展、人民幸福的日益重要,黨中央高度重視網際網路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際網路發展“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網際網路更好造福國家和人民”,提出了“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理念。為此,習近平總書記在給第六屆網際網路大會的賀信中向全世界發出一定要把網際網路發展好、運用好、治理好的倡議和號召,既順應了網際網路發展的客觀趨勢,也反映了人民的意願和人類的要求。

  一、 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一定把網際網路“發展好”

  習近平總書記在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強調:“網信事業要發展,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資訊服務,讓億萬人民在共用網際網路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

  第一,樹立網際網路發展“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不斷提高網際網路發展關係國計民生和人民幸福的認識,為網際網路“發展好”提供思想認識保證。

  總體而言,網際網路還是個新生事物,人民對於網際網路的存在和發展有一個認識逐步深化的過程。十八大以來,我們黨高瞻遠矚,站在人類命運、人民幸福的高度,揭示了網際網路的發展趨勢,明確了網際網路在促進人類發展、保障人民幸福上的重要功能和使命。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網際網路發展“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和“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主張。發展好網際網路,必須使全黨上下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從思想上認識到要使人民在網際網路發展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是踐行黨的初心和使命,真正實現思想認識上的高度自覺,從而為發展好網際網路提供思想保證。

  第二,制定適應網際網路發展、順應人民要求的政策和制度,為“發展好”網際網路提供政策制度保證。

  網際網路發展已經成為人民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空間和重要方式,也已經成為黨和政府與人民密切聯繫的重要途徑,關係到國家、社會和人民的各個方面。習近平總書記在給第六屆網際網路大會的賀信中也明確指出,新技術新應用新業態方興未艾,網際網路迎來了更加強勁的發展動能和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正因為網際網路發展空間越來越大,並關係到千家萬戶和國計民生,其發展必須要有科學的政策和制度依據,做到依規發展、科學發展。黨和政府要根據網際網路發展的客觀規律和發展趨勢,根據網際網路在民族復興、人民幸福、國家富強、人類進步中的功能和作用,制定網際網路科學發展的政策建議。立法部門應在黨的網路強國思想和方針政策指導下制定出有利於網際網路發展的法律法規,從而為網際網路“發展好”奠定政策和法律依據。

  第三,支援和促進新技術新應用新業態的創新創業,為“發展好”網際網路提供技術和應用支撐。

  網際網路是高科技發展的産物,也依賴於高科技的不斷發展。科技發展具有投入高、風險大的特點,全社會必須形成有利於引導和鼓勵科技企業、科技人員進行網際網路新技術的創新和創業。當今世界的競爭,説到底就是科學技術的競爭,而網際網路技術和網際網路空間是競爭的主要領域和“戰場”,網際網路技術也是當今技術發展中的“核心技術”和“國之重器”,它既關係到國計民生,也關係到國際競爭和人類進步。習近平在賀信中明確指出,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新應用新業態方興未艾,所以我們必須在這些領域加大創新力度,走在世界前列,以更新技術武裝網際網路,以更新應用發展網際網路,以更新業態繁榮網際網路,從而為網際網路“發展好”提供技術支撐。

  二、以“讓人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為宗旨,一定把網際網路“運用好”

  網際網路的發展使其地位越來越重要,作用也越來越大,如果不能很好地運用,網際網路的地位和作用就體現不出來。所以習近平總書記在賀信中特別強調要把網際網路“運用好”。

  第一,服務於人民群眾的黨政機關要把網際網路“運用好”。

  網際網路發展越來越快、越來越好,已經成為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聯繫和溝通的重要途徑,黨政機關的各種政務通過網際網路實現電子化、便捷化,人民群眾辦理各種相關事務也越來越喜歡並習慣於通過網際網路進行。從這個角度講,黨政機關及工作人員要把網際網路“運用好”,讓人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就是黨的初心和使命的具體體現,就是貫徹和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黨政機關把網際網路“運用好”,就要把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事務盡可能通過網際網路進行,並保證人民群眾在網際網路辦理相關事務時簡捷、方便、實惠,朝向零距離、全天候方向發展,使人民群眾通過網際網路實實在在感受到黨和政府對“人民主體地位”的尊重,從而增加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

  第二,給人民群眾提供各種服務的企業和機構要把網際網路“運用好”。

  網際網路的發展使其已經成為商家連接消費者的主要途徑,各種電子商務模式和行銷方式層出不窮,在網際網路上銷售和消費已經成為新時代商業發展的基本方式。人民群眾越來越喜歡通過網際網路進行諮詢、決策,實施消費行為,越來越多的人也通過網際網路就業和創業。網際網路的發展,要求網際網路企業必須把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作為重要的運營理念,因為只有人民在網際網路裏有了獲得感、幸福感,才會信任網際網路、喜歡網際網路、支援網際網路,網際網路商業才能獲得健康發展。網際網路企業一定要在這一理念指導下,堅持用戶至上原則,提供安全、便捷、實用、實惠的服務,使得用戶在經濟成本、時間成本、精力成本、心理成本上有明顯的獲得感,從而提升幸福感。

  第三,所有網際網路用戶都要把網際網路“運用好”。

  網際網路把每一個用戶連接起來,把每一個網民聯繫起來,實現了沒有空間距離和時間間隔的“親密接觸”,人們之間的連接方式、聯繫方式,溝通內容、溝通目的等,都直接關係著自身的獲得感、幸福感。這就要求每一個用戶、每一個網民都要科學的合規地運用網際網路,在所有網際網路行為中遵守行業規則,營造出放心使用、和諧互動的網路環境,在網際網路中釋放愛心、傳遞善意、贏得信任、結交友誼、收穫幸福。

  三、以“讓人民有更多安全感”為神聖責任,把網際網路“治理好”

  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使之成為人民群眾安全感獲得和實現的重要領域,這就使得“治理好”網際網路成為黨和國家重要而迫切的任務。“治理好”網際網路既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體現。

  第一,強化網際網路管理部門的監管職責和治理手段,使其成為把網際網路“治理好”的可靠保證。

  網際網路已經成為意識形態建設的重要陣地,也是各種意識形態表現和爭奪的重要“戰場”,直接關係到國家意識形態安全和人民的信仰。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加強黨對網路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黨的意識形態主管部門對於網路意識形態工作要高度重視,主動承擔起監管責任,加強網際網路隊伍的意識形態教育,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大腦,把網際網路建設成中國人民的精神高地和信仰聖地。與此同時,意識形態主管部門應當積極引導、扶持和獎勵網際網路安全技術企業開發和創造有利於檢測和監管網路意識形態安全的各种先進技術,使其能夠從源頭上減少和消除意識形態安全隱患,使人民群眾在網際網路中感受到精神和心理上的安全。同時也要重視、鼓勵、扶持和獎勵網際網路企業在關係人民群眾的財産安全、人身權益安全等方面的相關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不斷增強人民使用網際網路時的安全感。

  第二,強化網際網路執法部門的執法力度,使得網際網路企業和用戶依法使用網路,把網際網路建設成為安全可靠的“清凈之地”。

  讓人民在網際網路中有更多安全感,是每一個網際網路用戶的責任和義務。在政策和法律明確網際網路用戶安全責任的基礎上,網際網路執法部門要嚴格執法,做到網際網路安全監管空間上無死角、時間上不鬆懈,對於造成網際網路安全隱患,特別使安全後果的一定要依法追究責任。各網際網路企業在提供服務、提供資訊方面一定要盡到安全義務,確保各種服務的意識形態安全性和資訊、服務、支付、過程等的安全性,使得網路用戶能夠安全放心地使用網際網路,增強人民對於網際網路的信任度和安全感。每一個網民也要依法依規使用網路,讓自身每一個行為都能出自善意、發自愛心、合乎法律、歸於安全。如果每一個網際網路用戶都能依法依規使用網路,網際網路執法部門依法依規監管,網際網路就一定能夠建設成為“讓人民有更多安全感”的“清凈之地”。

  (作者係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