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正在穩步推進全球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構建

2019-10-22 10:55:00
來源:中青線上
字號

   10月20日,以“智慧互聯 開放合作——攜手共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在浙江烏鎮開幕。一年一度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是網路空間治理互聯互通、共用共治的國際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各國可以在爭議中求共識、在共識中謀合作、在合作中創共贏。

   回望世界網際網路大會走過的五個春秋,始終聚焦“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這一時代主題。我國提出“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不僅僅要造福13億中國人民,更是與世界各國攜手,共同構築和維護全球75億人的網路空間家園。

   “互聯互通”是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前提

   2014年和2015年的兩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中國首先提出了“互聯互通 共用共治”和“互聯互通 共用共治——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2015年12月16日,是一個載入世界網際網路治理體系變革史冊的日子——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臨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現場併發表主旨演講,向全世界發出了共同“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倡議,並提出了推進全球網際網路治理體系變革的“四項原則”和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五點主張”。

   “四項原則”和“五點主張”,使各國意識到網路空間已經深刻影響了人類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並正在改變著社會的組織結構和交流結構,只有世界各國攜手構建全球網路的“互聯互通“,才能分享網際網路發展帶來的陽光,共擔風雨,這是“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前提。

   “創新驅動”是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基礎

   第三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聚焦“創新驅動 造福人類———攜手共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習近平主席在開幕式視頻講話中指出,中國願同國際社會一道,堅持以人類共同福祉為根本,堅持網路主權理念,推動全球網際網路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邁進,推動網路空間實現平等尊重、創新發展、開放共用、安全有序的目標。習主席的講話,引發了國際社會對網際網路技術創新、網際網路經濟創新、網際網路文化創新、網際網路治理創新、網際網路國際合作創新等前沿熱點問題的討論。

   2016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進一步釋放了推動中國和世界網際網路創新發展、開放共用的有力信號。中國強調自主創新,不是關起門來搞研發,而是要堅持開放創新。中國將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更多人力物力財力投向核心技術研發,集合精銳力量,作出戰略性安排。中國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全球網際網路的發展提供了中國智慧,是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基礎。

   “數字經濟”是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核心

   第四屆和第五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聚焦“數字經濟”和“數字世界”。第四屆大會的主題是“發展數字經濟 促進開放共用——攜手共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2017年,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建設網路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數字經濟、共用經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習近平主席在給大會的賀信中指出,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將進入快車道。中國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推動世界各國共同搭乘網際網路和數字經濟發展的快車。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2018年的第五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主題為“創造互信共治的數字世界——攜手共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大會發佈了《世界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18》藍皮書,從資訊基礎設施、網路資訊技術、數字經濟、政府數據開放、網際網路媒體、網路安全、網際網路法治建設、網路空間國際治理等方面,全面展現2018年國內外網際網路領域的最新進展、突出成果和發展趨勢。

   事實上,中國經過這幾年的跨越式發展,“數字經濟”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經濟概念,而是滲透在社會生活與發展的每一個環節中。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的資訊通信技術使現代經濟活動更加靈活、敏捷、智慧。

   “智慧互聯”是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機遇與挑戰

   2019年,5G開啟萬物互聯的新時代。5G時代的新一代物聯網作為“智慧互聯”驅動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連接數將從幾十億擴展到數百上千億,海量的連接和多樣化的應用觸發了行動通訊的技術革命,這既給網路空間提供了巨大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了全新的風險與挑戰。

   習近平主席在致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賀信中強調,各國應順應時代潮流,勇擔發展責任,共迎風險挑戰,共同推進網路空間全球治理,努力推動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

   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必須“統籌發展和安全”這兩大時代主題,中國堅持網際網路的“發展與安全”並重原則,努力推動數字經濟的高品質與可持續發展,倡導高品質的數字經濟和數字生活環境,積極維護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園,正在穩步推進全球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構建。(作者係南京郵電大學資訊産業發展戰略研究院首席專家、教授 王春暉)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