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回顧70年中國商務發展成就:推動更高水準開放

2019-09-30 11:45: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北京9月29日電 題:推動更高水準開放 促進商務高品質發展——回顧70年中國商務發展成就

  新華社記者于佳欣、陳煒偉、王雨蕭

  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活動新聞中心29日舉辦新聞發佈會。商務部部長鍾山、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副部長錢克明介紹“推動更高水準開放,促進商務高品質發展”有關情況,回顧70年來,我國建設強大國內市場,推動更高水準對外開放,奮力開創商務高品質發展取得的成就。

  消費升級步伐加快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物資嚴重短缺,經過70年發展,商品服務供給日益豐富,消費規模不斷擴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1952年的277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38萬億元,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鍾山説。

  目前,消費已連續5年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不斷增強。

  鍾山強調,推動消費升級,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商務部的一項重要任務,未來將重點抓好城市消費、鄉村消費和服務消費三方面工作。

  以城市消費為例,將加快步行街改造提升,發展連鎖便利店、改造菜市場等便民商業網點。“去年商務部試點的11條步行街取得積極成效,上半年總客流量達4.5億人次,營業額612億元,分別增長19.9%和12.6%。”他説。

  鄉村消費方面,將著力推動工業品下鄉、農産品進城;服務消費方面,要在增加供給上下功夫。鍾山説,旅遊文化、健康醫療、養老家政等新的服務業需求不斷擴大,2018年我國家政服務業規模達到5762億元,從業人員超過3000萬人。商務部將深入推進家政扶貧,促進貧困地區勞務人員與家政企業對接。

  開放型經濟水準顯著提升

  70年來,外貿持續快速發展。

  鍾山介紹,1950年我國進出口總額只有11.3億美元,到2018年達4.6萬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一貿易大國。同時,貿易結構不斷優化,機電産品、高新技術産品成出口主體,民營企業成對外貿易主力軍。進出口更加協調,貨物和服務貿易也更加協調,中國每年進口超過2萬億美元,外貿直接或間接帶動就業1.8億人以上。

  鍾山説,在一系列穩外貿“實招”推動下,今年前8個月,我國進出口增長了3.6%。從全球看,出口增速高於主要經濟體整體水準,外貿實現穩中有進。

  鍾山説,下一步,將推動穩外貿政策儘快落地、早見成效;優化市場佈局,強化科技、制度、模式和業態創新;積極擴大進口,大力發展服務貿易。

  70年來,我國吸收外資進入世界前列。開放大門越開越大,營商環境越來越好,成為外商投資熱土。2018年,我國吸收外資1383億美元,居全球第二位。到去年底,累計利用外資2.1萬億美元,外資企業96萬家。

  王受文表示,近年來,儘管中國生産要素成本上漲,但中國有巨大市場,對外資的吸引力不可低估。中國將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更加優化利用外資的環境。

  70年來,我國對外投資合作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據介紹,2018年對外直接投資達1430億美元,居世界第二位。到去年底,對外投資存量接近2萬億美元,在境外的中資企業有4.3萬家。

  “對外投資合作拓展了企業發展的空間,帶動了中國製造、中國服務走出去,對外投資也大大推動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鍾山説。

  參與國際經濟治理能力持續增強

  70年來,中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能力不斷增強。

  一組事例可以印證——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得到1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積極響應和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

  支援多邊貿易體制,推動世界貿易組織改革;

  簽署17個自貿協定,在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金磚國家等平臺發出中國聲音,提出中國主張,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提出成立亞投行,成功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為全球提供更多國際公共産品……

  “這幾年中國與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額佔整個對外貿易的比重不斷上升,而且品質也在提升。”錢克明説,中國企業對沿線國家的投資累計已超1000億美元,沿線國家對中國的投資也達到480億美元。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是涵蓋世界上人口最多、最具潛力的自貿協定,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升溫的背景下,儘早完成這一談判意義重大。王受文表示,中國將繼續堅定地支援東盟在談判中繼續發揮主導作用,願和其他RCEP成員一起努力,利用好現在談判的積極勢頭,爭取談判能取得更大進展。

  進博會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鍾山説,第二屆進博會已有250多家世界500強和行業的龍頭企業參展,“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進博會水準會越來越高,效益會越來越好,影響會越來越大。”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