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時代東北振興】綏化:“寒黑土地”上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領跑者

2019-09-23 10:5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北林區盛昌種業水稻繁育加工基地。(台灣網 雍紫薇 攝)

  台灣網9月23日綏化訊(記者 雍紫薇)九月的綏化大地上,滿眼都是豐收的喜悅。綏化是農業大市,地處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松嫩平原腹地的寒地黑土核心區,糧食産能最高峰達到300億斤,全國糧食中有40分之一來自綏化的貢獻,22日,“新時代東北振興龍江網路行”媒體採訪團走進這片養育著530萬勤勞質樸、包容善良人民的“黑土地”。

  打造綠色生態 促進鄉村振興
  當看到村民們身著鮮艷的朝鮮族服飾載歌載舞時,媒體團的成員們不禁被他們臉上洋溢的幸福所感染。走進北綏化市北林區興和朝鮮族鄉,大家被其特有的朝鮮特色所吸引,這裡是綏化市唯一的朝鮮族自治鄉鎮。
  據悉,2017年以來,圍繞區委提出的“産村一體、農旅雙鏈、休閒康養、生態宜居”目標定位,突出鄉村振興發展這一主線,緊緊抓住田園綜合體建設這個“牛鼻子”,興和朝鮮族鄉充分挖掘放大特有的民族優勢和資源稟賦,積極推進以朝鮮族特色風情小鎮、田園生態康養中心、休閒農業公園三大板塊建設為重點的田園綜合體建設,在推進農村“一二三”産深度融合、促進鄉村振興方面做出了積極的探索和有益的嘗試。
  興和朝鮮族鄉以環境優美、綠色生態為賣點,盤活閒置資源建設了道香園田園康養中心,積極發展“候鳥式”養老、“白髮族”養生、休閒農業新業態。該中心佔地8萬平方米,自2017年運營以來,已累計投入資金近千萬元,別墅區目前完成改造60戶,可接待300人住宿,接待中心佔地900平方米,可接納600人同時就餐。截至目前,已經接待各地遊客20多批5000多人次。
  村企聯姻謀發展 農村“公園”促增收
  西南村距綏化市區30余公里,這裡是國家萬畝良田實驗區,水系發達,緊鄰雙河水庫電站,媒體團一下車就被這裡的美景所吸引。西南村素有“塞上小江南”之美譽,養生旅遊前景廣闊。
  據了解,2015年,黑龍江濱北正大農業集團與西南村村企聯手,聯合打造了具有休閒旅遊、觀光度假、庭院採摘、私人訂制多功能的北林區現代農業文化産業園。
  集團董事長任秀波告訴記者,該集團共投資3000余萬元,探索發展民俗民宿、線上線下、田園養生、候鳥式養老等健康産業,讓一二三産有效聯姻。除了以每畝高於市場200元的價格將全村108戶農戶的1000畝土地全部流轉外,正大還與該村沿街58戶農戶簽訂了庭院土地流轉合同,種植綠色蔬菜,興建了觀光食宿多功能“農家樂園”,建起了3萬多平方米的採摘園和笨雞、笨豬養殖場。
  多年來,西南村田園綜合體創建有效促進了當地美麗鄉村建設,並帶動了旅遊與扶貧工作同步發展,讓企業和農民實現雙贏,大大拉動了當地旅遊經濟的增長。截至目前,西南村共接待遊客20萬人次。産業園經營的綠色有機大米成功打入珠三角、長三角及河南等地,累計創收1.4億元。西南村已成為北林區田園綜合體創建模式的典範。
  打造稻作文化名片 喜迎八方來客
  還沒到達綏化安慶縣稻作文化公園,媒體團就被空氣中瀰漫著的稻香深深吸引。據了解,稻作文化公園是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的重要項目,對拉開城市發展框架,繁榮特色稻作文化,推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總規劃面積30.7公頃,以公園景觀路為軸,分為南北兩區。南區佔地18.2公頃,為稻作生産、觀光展示區,北區佔地12.5公頃,為稻作歷史、文化體驗區。
  走進南區,沿著稻田中的棧道漫步,仿佛置身於一片黃色的海洋,微風輕拂,捲起一層層稻浪,濃濃的稻香沁人心脾,走上觀光塔,極目遠眺,橢圓形的荷花池鑲嵌在稻田中央,以迎接水稻文化節和慶祝建國七十週年為主題的稻田畫格外醒目,綠色、生態的自然美景盡收眼底,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與南區的自然美景相比,北區將與稻米産業發展中心項目統籌推進,加快建設。
  據悉,稻作文化公園整體項目完工後,將與稻米産業發展中心項目融為一體,成為寒地水稻引種歷史講述地、慶安民族民俗風情演繹地、田園寫生稻田攝影實踐地、稻作科普農旅融合樣板地,充分展示慶安“現代風尚、稻作風韻、園林風光”的城市風貌,進一步完善城市休閒、文旅功能,提升慶安知名度和慶安大米品牌影響力。
  現代農業産業園管委會副主任許彥春説:“突出整體規劃這樣一個理念,今年我們對稻作文化公園進行了深化設計,整個項目分為南區和北區兩個部分,南區在去年的基礎上,我們對棧道進行了整修,對項目區進行了土地整理,還修建了硬質池埂兩千延長米,還建了兩萬多平方米的稻田畫。”
  綏化,“綏”為安好,“化”乃“造化”。如今,黨和國家強農惠農政策讓綏化農民獲得的實惠越來越多,實現了從單一農業生産經營,到一二三産深度融合的歷史性跨越,成為爭當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的領跑者。糧食生産實現“十五連豐”,總産量全省前列。綠色經濟總量、畜禽飼養量均佔全省1/4強,生豬飼養量和肉蛋奶總産量全省第一,鮮食玉米麵積居全國地級市之首。“五穀雜糧下江南”、農民豐收節、鮮食玉米節等,讓綏化“寒地黑土”品牌享譽大江南北。(完)

綏化市北林區興和朝鮮族鄉。(台灣網 雍紫薇 攝)
綏化安慶縣稻作文化公園。(台灣網 雍紫薇 攝)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