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採訪札記:風雨中也有“小歡喜”

2019-09-15 11:32: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來自經濟前沿的故事應對挑戰)採訪札記:風雨中也有“小歡喜”

  新華社南京9月15日電 題:採訪札記:風雨中也有“小歡喜”

  新華社記者潘曄、朱程

  “懷揣小歡喜,笑看未來路。”這是記者最近在蘇州採訪外資企業時,感受到的積極心態。與國民口碑劇《小歡喜》中傳遞的正向價值觀一樣,無懼于保護主義抬頭、經貿摩擦升級,蘇州一如既往以開放、圓融的態度鼓勵外商投資,上半年吸引外資不降反增。外企通過追加投資、擴大規模、引進先進技術,用“腳”投票、用“錢”投票,選擇“來到”蘇州、“留在”蘇州。

  晚上6時,順著蘇虹路自東向西一路前行,這片外企最早在蘇州“扎堆”設廠的地方,如今依然繁忙。上下班高峰期間,平常5分鐘可以通過的路段,有時需要花半個多小時。

  “蘇州堵車,全球缺貨”在這裡曾經真實上演過。在蘇虹路所在的蘇州工業園區,目前已聚集7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5000家外資企業。其中不少是伴隨著園區一路成長走來的“老朋友”。

  “我們是第一批入駐園區的企業,20多年一直在擴大投資。”在採訪第一站,博世汽車電子中國區商務及行政高級副總裁余綺玲對博世蘇州的表現頻頻“點讚”。“博世蘇州在博世中國總盤子裏的佔比非常高,去年,投資超3億元的新研發中心投入使用,將主攻無人駕駛、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

  隨著採訪的深入,記者發現像博世這樣“來了就不想走”的外資企業很多。今年上半年,蘇州新設外商投資項目475個,新增註冊外資60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31.11億美元,同比增長15.9%。

  逆勢上揚,蘇州對外資的吸引力可見一斑。採訪中多位企業負責人表示,“蘇州給出的優惠條件不是最好的,但親商、愛商、富商和扶商的投資氛圍讓人安心”“設備、材料採購半徑不超過100公里”“新辦企業的涉稅審核時間不到10分鐘”……企業的“小歡喜”匯聚成蘇州“磁場效應”的硬實力。

  這種“不想走”的“依戀”,記者在強生之行中體會明顯。紮根蘇州13年,強生醫療如今在當地佈局了重要的兩大工廠,一個是骨科手術器材工廠,一個是新建成的外科手術器材工廠。這兩間工廠相距不遠,沿著印有藍色腳印的步道一路向北,記者看到了一大片未開發的土地。

  “未來這裡將逐步建成綜合性共用産業園。”強生蘇州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産業園被設計為更多功能、更加開放的共用平臺,融入地方發展,也盤活存量資源。

  諸多外資企業産生的溢出效應,也成為推動蘇州發展的強勁動力。2018年的數據顯示,蘇州工業總産值的70%、全口徑稅收及GDP的60%、固定資産投資的35%均由開放型經濟直接貢獻。開放的心態與“國際+”的高度,讓蘇州外商投資的“朋友圈”越來越穩固,也讓蘇州的“區域粘性”越來越強。

  9月初,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蘇州片區舉行掛牌儀式,當天32個新項目簽約落地。其中,就有已經在蘇州20多年的金光集團。

  “我們不僅要跨界升級,打造金光科技産業園,還要與蘇州工業園區一起去印尼,打造中國-印尼‘一帶一路’科技産業園。”金光集團負責人説。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