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蘇州工業園區——引智做加法 創新做乘法

2018-12-07 11:00: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本報南京12月6日電 (記者賀廣華、王偉健)江蘇蘇州奈米技術國家大學科技園內,科研人員正在繪製靈長類全腦的三維圖譜,每一根神經纖維、每一條血管都清晰可見。這是華中科技大學(蘇州)腦空間資訊研究院“全腦網路可視化”研究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

  像這樣的科研大院大所,在蘇州工業園區已頗具規模。從1994年建園至今,蘇州工業園區先後引進中國科學院奈米研究所等“國字號”科研院所10余家,哈佛大學韋茨創新中心等合作創新平臺20多家,微軟、華為等研發機構近500家。産學研協同創新,成為蘇州工業園區創新發展的重要動力。

  “作為産業園區,為何要引進腦科學的基礎性研究單位?”面對記者的提問,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吳慶文表示,基礎性研究雖然短期內難以産生經濟效益,卻是創新的原動力,工業園就是要實現引智做加法、創新做乘法。

  大院大所成為創新科研成果的孵化器。在新加坡國立大學蘇州研究院裏,全球首例人手足口病基因工程疫苗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在中國科學院蘇州奈米技術與奈米倣生研究所裏,柔性可穿戴電子及其應用、石墨烯氣凝膠智慧纖維、薄膜光伏界面材料、DNA—蛋白質多級可控組裝等研發取得重要進展……

  隨著越來越多研發機構進駐,蘇州工業園區形成科研院所服務企業研發的協同創新機制。蘇州瀚海新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寧珅説,借助中國科技大學蘇州研究院的實驗設備及場地,近10年來公司投入7000多萬元開展産品研發,生産的高分子聚酯樹脂材料已出口海外,性能不輸國外同類産品。

  創新資源的集聚,帶動蘇州工業園區新興産業蓬勃發展。2017年,園區生物醫藥、人工智慧、奈米技術應用三大新興産業的平均增幅超30%。同時,蘇州工業園區不僅在全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考評中蟬聯第一,還在全國高新區排名中上升到第五位,並躋身科技部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行列。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