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華網評:家是月下最深的牽掛

2019-09-14 16:41: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網路中國節中秋

  又是一年中秋月,恰逢人間好時節。每逢中秋,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總會扣動人的心弦,催促著遊子踏上歸程,與家人、朋友同守一輪明月,暢敘親情友情。

  作為我國的傳統佳節之一,中秋節是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至今已有千餘年歷史。中秋節又被稱為“團圓節”,以“團圓”命名,足見團圓之於中秋節的重要性。雖然時光流轉,歲月變遷,但團圓始終是其不變的主題。

  在許多地方,都有過中秋“供月”的習俗,“供品”也都大有講究。有的擺上水果或食品慶祝豐收、祝福團圓;有的端上撒上桂圓的湯糰,寓意“貴在團圓”;有的上道蓮藕菜,寓意“藕斷絲連”……無論擺放哪種“供品”,都寄託著人們對闔家團圓的美好期盼,表達著人們對家的牽掛。

  家是等待。記得小時候過中秋,最期待的就是當夜幕降臨,母親拉開抽屜、拿出月餅的那一刻。油紙包裹的月餅,香味透過紙背,遠遠就能聞到。還未等到菜上齊,孩子們早已迫不及待,每人搶一塊放在嘴巴裏大口嚼起來。不管月餅有多少,總要有一塊是留給離家在外的家人,那是思念,也是等待。

  家是溫暖。漸漸長大,由於工作關係,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每逢中秋,回到家裏,總會有一桌美味佳肴等著自己。與父母、親友圍坐在一起,吃月餅、賞圓月、飲佳釀、嘮家常,分享工作、生活中的點滴感觸,感悟愛的味道、家的溫暖,別有一番甜蜜在心頭。

  家是陪伴。中秋節是一個闔家團圓的日子。作為兒女,平時忙於工作,與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很有限。然而隨著父母的年齡越來越大,我們真正陪在他們身邊的時間又有多少?所謂“子欲養而親不待”,不妨多抽點空閒回趟家,陪他們過個團圓節,盡一份孝心。

  一輪中秋月,濃濃思鄉情。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相隔多麼遙遠,家都是月下最深的牽掛,是我們心裏最柔軟的地方。月圓更盼人團圓。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