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爭做新時代最美軍人(金臺點兵)

2019-09-01 10:30: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近來,一批“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先進事跡得到全國媒體的關注和報道。有網友感嘆,“‘最美’的軍人,是我們最堅定的保障!”

  尹璐、尼都塔生、張磊、劉飛、李保國、翁春芳、吳勇、肖立權、李玉峰等9名軍人,有帶領官兵深學真信篤行黨的創新理論的政治幹部、有傳承紅色基因愛黨報國的少數民族青年軍官,還有苦練精飛的藍天驕子、潛行大洋的技術能手、務戰研戰的巾幗先鋒、處突維穩的忠誠衛士,以及保障打贏的聯勤尖兵、矢志創新的科研專家、紮根高原的一線帶兵人……在採訪中,筆者發現,這些軍人雖然崗位各有不同,但他們聚力強軍打贏、忠實履行使命,在平凡崗位創造著不平凡業績,擔起了“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的榮譽。

  習近平主席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適應強軍目標要求,把握新形勢下鑄魂育人的特點和規律,著力培養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這為新一代革命軍人指明瞭前進方向。習主席提出的“四有”要求,生動體現在這些“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身上。

  軍人的“美”發于靈魂。強軍必先強心,強心必先鑄魂,革命軍人必須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一線帶兵人翁春芳,負責維護迪慶高原數百公里通信線,每天要克服高海拔、高寒、高紫外線等惡劣的自然條件,堅守通信線,用實際行動彰顯著信念堅定、聽黨指揮的軍人風采。

  軍人的“美”基於本事。打仗是軍人的天職,能打仗、打勝仗,是對全軍將士的核心能力要求。巾幗先鋒尹璐,牽頭和參與30多項科研課題,將浩如煙海的作戰相關資訊,實時精準呈現,輔助指揮員作出決策,為聯合製勝打通了“神經中樞”。

  軍人的“美”出於血性。和平環境,威武之師還得威武,軍人還得有血性,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鬥精神決不能丟。忠誠衛士李玉峰,先後隨隊圓滿完成赴西部駐訓、三江流域抗洪搶險、大興安嶺原始森林火災撲救等急難險重任務近60起,用鐵血磨礪出勝戰刀鋒。

  軍人的“美”源於品德。“將者不可以無德,無德則無力。”有品德,是軍人的立身之本。政治幹部李保國,不但自己保持高尚的道德品質,還將培塑官兵的思想道德品質作為工作的重要內容,讓官兵們都能正確對待得失、勇擔使命任務,始終保持積極進取、幹事創業的昂揚鬥志。

  今天的中國和中國軍隊,都處在由大向強的“關鍵一躍”。軍人強,則軍隊強。建設強大的人民軍隊,關鍵要靠擔得起強國強軍重任的新一代革命軍人。當兵,應該以“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為榜樣,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以昂揚的精神狀態和奮鬥姿態,獻身強軍偉業、勇擔歷史重任,爭做新時代“最美”的革命軍人。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