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十六個第一!中國軍人,牛!

2019-08-21 15:25:00
來源:中國新聞社
字號

  一場實戰化的國際軍事比賽,讓中國的五星紅旗在中國新疆庫爾勒大地上迎風飄揚,連續12天的比賽,中國拿到12個單項第一、4個團體第一。

  但這些僅是中國軍人收穫的一部分,正如中國陸軍承辦賽事的理念,秉持國際思維、專業辦賽、開放平等、友誼共用,中國軍人收穫的是與各國間交流訓練經驗、交流感情、傳遞友誼。

  十余天的競技比賽場,各國參賽選手場上是對手,場下是朋友,友誼之花綻放庫爾勒賽區。

  軍事比賽賽場咋唱起了生日歌?

  “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8月9日晚,“國際軍事比賽-2019”庫爾勒賽區保障點沉浸在一片熱情歡快的氛圍中,來自12個國家的參賽官兵歡聚一堂,中方特意為近期過生日的6名外國軍人準備了生日蛋糕,全場齊唱生日歌,將活動推向了高潮。

  當天,是俄羅斯預備役上校亞歷山大洛維奇69歲的生日。中國陸軍在庫爾勒連續三年承辦國際軍事比賽,他每年都負責賽區文化展示中心俄羅斯館的布展工作,對中國有著深厚的感情。

  面對這份驚喜,他感動地説:“這是一個特別的生日聚會,謝謝中國的朋友們!”

  中國軍人的外國“應援團”

  8月的庫爾勒,地表溫度高達50℃,卻擋不住前來觀賽者的熱情。

  辛巴威這次到庫爾勒賽區只參加“蘇沃洛夫突擊”一個項目的比賽,但無論天氣多熱,他們都沒有缺席任何一場觀賽。

  與全場觀眾一起,他們個個手揮五星紅旗,用不太熟練的中文大喊“中國隊,加油”,成為觀賽臺上的一個亮點。

  而在賽場無論是中國軍人,還是普通民眾、外國軍參賽代表,他們對每一個參賽隊都給予同樣的熱情和掌聲。每場比賽結束,各國參賽隊員都會主動相互握手、擁抱。

  “你好,朋友!”成為國際“通用詞”

  來自白俄羅斯陸軍新聞官亞歷山大列維,是一位很活躍的軍人,手拿翻譯器,在賽場上“東奔西走”。他遇到中國人就主動問好,“你好,朋友!”比賽開始前,他與中方多名媒體朋友打成一片。

  在賽場休息間隙,記者親歷外國參賽代表的友好、熱情,遇到各國的裁判、參賽選手等,都會聽到“你好,朋友!”。

  今年31歲的松巴是一名有著10年軍齡的辛巴威軍人,表達問候語,“你好,朋友!”很流利,輕鬆説出口。每次比賽結束回到保障點,他都喜歡去中國隊員的宿舍串門,通過手機翻譯軟體與大家聊家常、學中文,還嘗試學習用筷子吃飯。

  他説:“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回國後能繼續學習中文,下一次來中國參賽時,希望我的中文更流利。”

  比賽更主要的收穫在獎牌之外

  國際軍事比賽參賽隊員分別來自亞洲、歐洲、非洲、南美洲4大洲12個國家。不同膚色的陸軍精英們沙場競技,開闊了視野;這既是實力較量、技藝切磋,也是友誼交流。

  外軍參賽隊抵達後,中國陸軍專門挑選技術精湛的“金牌教員”,通過理論授課、實地操練等方法,幫助外軍隊員儘快熟悉武器裝備、比賽規則、場地設置、流程標準和安全規定。

  比賽開始前,中國陸軍竭誠為各國參賽隊提供最好的服務。從裝備技術保障到賽前適應性訓練,從熟悉賽場環境到學習比賽規則,從授課講解輔導到相互切磋交流,從場上競技到場下聯歡,各國參賽隊互幫互助,“交流、合作、共贏”成為賽場關鍵詞。

  首次參加“安全環境”比賽,越南代表團指揮官吳文錠表示,願與參賽的各國部隊相互學習交流,增進友誼合作,促進和平穩定。

  31歲的中方隊員金季業説,他十分珍視此次參賽的機會。他表示,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方法,部隊組訓方面也有值得相互學習的內容。但主要的收穫是開闊了視野,收穫了友誼,汲取別國軍人的長處。

  項目裁判長李斌認為,國際軍事比賽為各參賽國搭建了很好的軍事交流平臺。各國參賽隊在此次比賽中的收穫應是全方位的,“不僅獲得獎牌,比出成績,更主要的是獎牌之外的收穫。”作者:王小軍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