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取得新成效 上半年全國新立案件涉金額2204.5億元

2019-08-30 10:34: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網北京8月29日電(閆雨昕)記者從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獲悉,今年以來,各地各有關部門持續整頓金融亂象,堅決打擊非法集資等非法金融活動,積極推動全鏈條治理,有效控制風險,有力維護了社會大局穩定。

  一是主動出擊精準拆彈,有力有序處置一批大案要案。各省(區、市)黨委、政府把處置非法集資風險擺在突出位置,統籌謀劃,精心組織,大力開展“排雷行動”。上半年全國新立非法集資案件2978起,同比上升18.5%;涉案金額2204.5億元,同比增長128.8%。一些積累多年的風險得到化解,一批久拖未決的案件得以處置。在查辦案件中,各地各部門高度重視維護穩定,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壓實屬地責任,積極回應訴求,引導群眾依法理性維權,嚴防風險外溢傳導。

  二是多措並舉綜合發力,群防群治效果顯著。在嚴厲打擊、著力治標的同時,各地各部門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風險排查、舉報獎勵等工作,強化綜合治理。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連續7年組織開展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月活動。2019年宣傳月期間,各地共組織大型宣傳活動7.8萬餘次,參與群眾近9000萬人,各類媒體宣傳報道546萬餘次,發送風險提示短信3.5億余條。全面開展風險專項排查整治活動,將“凈網治網”與“掃樓清街”相結合,將處置風險與平安創建相結合,大力化解風險隱患。舉報獎勵力度進一步加大,一些地方及時調整標準、擴大範圍,受理線索、獎勵金額均實現大幅增長。部分地區創建“樓宇+網格”、“金融網點+網格”機制,延伸觸角、下沉重心,力爭風險防控全覆蓋。統計表明,今年上半年新發案件中,通過主動排查發現的有410余件,通過群眾舉報發現的有1200余件,群防群治效果明顯。

  三是科技賦能以網治網,監測預警能力不斷增強。各地各部門積極探索科技賦能監測預警,充分運用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手段開展線上監測,實施“以網治網”,應對非法集資“上網跨域”問題。國家非法金融活動風險防控平臺加快開發建設,先行先試推進順利,已對12個重點地區200余家高風險機構進行全面體檢掃描。截至目前,超過25個地區已建或在建大數據監測平臺,線上監測非法集資風險的能力逐步增強。全國非法集資監測預警體系建設三年規劃加快推進,立體化、資訊化、社會化的監測預警體系正在形成。

  四是緊抓關鍵環節加強防控,積極探索落實全鏈條治理思路。各地各部門不斷完善投融資服務等領域企業商事註冊登記機制,積極落實金融持牌經營、特許經營原則,切實把好企業準入關,嚴禁“無照駕駛”、野蠻生長。及時完善金融廣告監管規則,堅決查處清理涉嫌非法集資廣告資訊資訊,切斷非法集資傳播途徑。加大金融機構資金異動監測和風險防控力度,真正發揮好“前哨”作用。做好處非工作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對接,使非法集資“一處發現,處處受限”。創新市場化、法治化的資産保值和處置機制,最大限度減少投資者損失。抓住非法集資風險産生處置的關鍵環節,深化全行業、全流程、全生態鏈防控,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