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讓老百姓幸福就是黨的事業

2019-08-25 17:27:00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字號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考察時強調:“黨的一切工作都是為老百姓利益著想,讓老百姓幸福就是黨的事業。”

  “人民”二字,重於千鈞;老百姓的幸福,高於一切。我們黨來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務人民,除了國家、民族、人民的利益,黨沒有任何自己的特殊權益。為人民謀幸福是黨永恒不變的初心和事業。正如革命年代有老百姓説,什麼是共産黨?共産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來半條給老百姓的人。近一百年來,我們黨正是懷揣這樣的初心、恒心,拋頭顱、灑熱血幹革命,敢拼搏、戰天地搞建設,當先鋒、闖新路促改革,目的就是讓老百姓幸福、讓人民過上好日子。可以説,一部中國共産黨的歷史,就是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奮鬥史。

  讓老百姓幸福是黨的事業,理所當然是每個共産黨人的事業和追求。時代楷模黃文秀研究生畢業後,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産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眾多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黨員幹部像黃文秀一樣,勇於擔當,甘於奉獻,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為的就是老百姓過上幸福生活。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一個人愛的最高境界是愛別人,一個共産黨員愛的最高境界是愛人民。”不僅僅是黃文秀,還有無數共産黨人把群眾的小事當作大事,把為民造福當作最大政績。焦裕祿“要像泡桐那樣,抓緊時間,迅速成長,儘快地為人民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在蘭考的475天,一刻不停歇地工作,直至生命最後一刻。谷文昌以“不治服風沙,就讓風沙把我埋掉”的決心,給東山人民一個青山綠水的未來。廖俊波篤信“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衝刺”“能到現場就不在會場”,埋首苦幹、勤勞為民,以擔當標注了一名新時代好幹部的形象……他們躬身於黨的事業,幸福著人民的幸福,不愧是人民的勤務員,不愧是人民公僕、時代先鋒、民族脊梁。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與很多黨員幹部為老百姓的幸福不懈奮鬥、辛勞奔波相比,也有少數黨員幹部忘記了初心,丟掉了宗旨,忽視了群眾利益。他們有的不關心群眾疾苦,為了自己的“政績工程”“臉面工程”,搞“刷白墻”“造景觀墻”“給石頭鋪草皮”之類的形式主義;有的不願擔當作為、苦幹實幹,而是損公肥私、以權謀私,成為人們痛恨的昏官、庸官、懶官、貪官。諸如此類,哪還有一點共産黨人的樣子?

  治國有常,利民為本。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堅守初心使命,始終為人民謀幸福、為群眾謀利益,昭示共産黨人的政治本色。黨員幹部只要時刻把老百姓的幸福放在心上,化初心為恒心,化使命為擔當,篤行“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人民的生活必將一天比一天好,黨的事業也一定會更加興旺發達、更加充滿生機活力。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