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探索零售新模式 電商購物節不只是購物狂歡節

2019-08-19 09:59:00
來源:工人日報
字號

  電商購物節不只是購物狂歡節

  上周,“818”購物節來襲,“剁手族”又一次迎來狂歡。從“雙11”到“618”再到現在的“818”,1年三大電商購物節,可以説是各電商零售巨頭“秀肌肉”的最佳時機。

  去年“雙11”,天貓當日的成交額達2135億元,再創歷史新高。今年“618”期間,京東累計下單金額達到2015億元,同比增長26.57%。而此次“818”,蘇寧易購僅用時1分28秒,家電3C整體成交額就突破10億元。

  這些亮眼的數字説明,電商購物節真的是一場購物狂歡節。但若深入分析,我們會發現,電商購物節不只是購物狂歡節,在其背後,是電商平臺不斷創新探索零售新模式,也是一個不斷進行消費升級並蘊含巨大潛力的消費市場。

  從微觀層面來講,通過購物節可以觀察電商平臺們新一輪的平臺戰略和打法。去年“雙11”期間,天貓線上上推出“雙11合夥人”計劃;線上下,天貓聯合盒馬、銀泰、大潤發等線下門店和商超開展活動。今年“618”年中大促,京東相繼推出5億元的“城市接力賽”和包括超級秒殺日、京東拼購日、超級品牌日等在內的一系列活動,調動用戶參與互動;線上下,京東聯動京東專賣店、京東之家、步步高、永輝超市等門店商超,打造“618”狂歡新亮點。

  此次“818”,蘇寧易購線上上,基於社區拼團項目蘇小團、推客和拓客搭建的社群矩陣,已招募100萬個社群,觸達用戶超過5億。線上下,蘇寧小店、蘇寧極物等線下門店都在“818”期間迎來3.0新店開業。

  雖然玩法各有不同,但也有相同之處,那就是三大巨頭都在追求線上和線下的有效融合。不難理解,隨著線上流量紅利觸及天花板,線下場景的價值又重新回到電商巨頭們的視野中心。與此同時,隨著下沉市場作用的日益突顯以及一二線城市消費者對性價比的重視,拼購模式正成為電商平臺的新寵。

  從宏觀層面來看,大規模的購物讓銷售數據更加突出,也更能看出消費升級的大趨勢。在蘇寧易購,“智慧”“換新”成為消費者搜索的熱詞。在今年“618”,京東智慧品類熱度不減,智慧手錶、智慧機器人、智慧攝像頭成交額分別同比增長4.5倍、9倍以及3倍。

  不過,在電商巨頭收割購物節紅利的同時,還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比如,是否先漲價後降價?搶到實惠是否會遭遇“砍單”?價格打折品質是否也“打折扣”?滿減規則能否不那麼燒腦?出了問題維權渠道是否通暢……

  在移動網際網路下半場,電商平臺應不斷提高消費者購物體驗,提供更多個性化、高品質的産品和服務,打造高品質的購物節,真正讓消費者得到實惠並不被套路,實現平臺、商家、消費者多贏的局面。如此,電商購物節才能成為持續助力消費升級的一個消費文化符號。

  楊召奎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