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杜絕跨境假貨刷單,只認證商家身份還不夠

2019-08-07 10:59:00
來源:科技日報
字號

  杜絕跨境假貨刷單,只認證商家身份還不夠

  第二看臺

  近年來蓬勃發展的跨境電商已經成為電子商務的最大亮點之一,買賣海外産品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讓人們可以足不出戶的挑選來自全球各地的商品。日前,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繼續部署完善跨境電商等新業態促進政策。

  如今我國跨境電商發展呈現出怎樣的態勢?在近些年發展中暴露出哪些問題待解?此次會議部署完善了跨境電商等新業態的哪些內容?

  跨境電商發展迅速

  近年來,跨境電商模式不斷豐富創新。

  2018年,國務院常務會同意在22個城市設立第三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前兩批13個綜試區已帶動106個産業園區、上萬家企業轉型升級,在近40個國家建設數百個海外倉,1/3以上位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成為貿易暢通的重要節點。跨境電子商務正在加速作用於傳統産業,著力於行銷、交易、交付等多個外貿環節的線上化、數字化,創新和豐富了外貿進出口渠道。

  據統計,2018年,天貓“雙十一”當日跨境出口銷售額排名前五的品牌為小米、美的、海爾、華為、格力等國産手機及家電品牌。跨境電子商務獨立站在全球的興起,正在發揮擴大企業品牌海外宣傳、提升産品溢價空間的重要作用。在引進全球優質商品、豐富境內消費市場方面,以某跨境電子商務進口龍頭平臺為例,2018年該平臺海外品牌入駐數量同比增長超過100%。4年來累計引進75個國家3900個品類近19000個海外品牌,其中八成以上是首次入華。

  從政策層面,我國鼓勵B2B的跨境電商出口模式,本次會議即明確要在現有35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基礎上,根據地方意願,再增加一批試點城市。對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電商零售出口,落實“無票免稅”政策,出臺更加便利企業的所得稅核定徵收辦法。完善跨境電商統計體系。“無票免稅”即跨境電商出口企業只要登記相應的銷售方名稱、納稅人識別號、貨物名稱、數量、單價和總金額等進貨資訊,就可以享受免征增值稅的優惠。這也正是去年9月財政部、稅務總局、商務部、海關總署聯合發佈的《關於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零售出口貨物稅收政策的通知》中明確提出的。

  信用問題成重中之重

  雖然近些年我國跨境電商蓬勃發展,但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網際網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迅猛的同時暴露出不少問題,比如信用問題。儘管政府部門和電商平臺都在打擊假冒偽劣和侵犯智慧財産權商品方面不斷加大力度,但假貨問題依然是中國電子商務的一大痛點。同時,快速發展的網路交易,不斷攀升的交易額背後催生出一個龐大的“刷單”産業鏈。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中國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和國際形象。

  近年來,國家不斷提出和要求建立電子商務信用保障體系,為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保駕護航。2015年,《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提出:“發展電子商務可信交易保障公共服務,完善電子商務信用服務保障制度,推動信用調查、信用評估、信用擔保等第三方信用服務和産品在電子商務中的推廣應用。”

  2017年,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和商務部聯合頒布的《關於印發促進電子商務發展部際綜合協調工作組工作制度及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6—2018年)的通知》也要求:“推進電子商務信用體系、追溯體系及統計監測體系建設”。

  對此,此次會議明確將完善包容審慎監管,嚴厲打擊假冒偽劣,依法保護商家和消費者權益。引導相關電商平臺加強智慧財産權維權服務。

  需搭建公共資訊服務平臺

  歐陽日輝表示,面對電子商務信用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越來越多的國家、地區或機構都在積極探索相關的解決方案,但多數解決方案只注重市場主體的身份認證,沒有涉及市場資訊、市場交易的可信過程,是局部性的解決方案。我國如果能夠從市場主體、市場資訊、市場交易過程全方位、系統化的角度出發,先行先試探索建立一套我國的電商信用體系,必將成為申報各類國家電商示範項目的亮點,推助我國電商發展。他建議,從政府角度可以搭建公共資訊服務平臺,形成“一網、三庫、六平臺”的跨境電商信用體系總體佈局。此次會議也明確鼓勵搭建服務跨境電商的平臺。

  “一網”即中國跨境電子商務信用保障服務網。圍繞電子商務交易前、交易中、交易後等共性過程和發佈及瀏覽資訊、交易、支付等關鍵環節,面向其中的交易主體基礎資訊、交易商品基礎資訊、電子合同或訂單等交易結果資訊等電子商務必要資訊,建立相應的採集、管理、維護、共用的機制與設施,建設電子商務基礎資訊共用與交換服務網。

  “三庫”即跨境電子商務市場主體及其信用資訊庫,電子商務産品及其品質資訊庫,基於電子合同或訂單、電子發票、支付和物流的電子商務交易資訊庫。歐陽日輝介紹,“三庫”建設可以有效改善電子商務企業和相關部門重復採集、管理、維護同一企業、同一商品、同一訂單或發票等電子商務基礎資訊的現狀,降低整個電子商務市場運作成本,提升電子商務市場運作效率。

  “六平臺”指的是電子商務市場主體資訊管理、認證和評價平臺,電子商務産品資訊管理與溯源平臺,電子印章管理、電子合同和電子發票資訊管理與服務平臺等第三方信用服務平臺。歐陽日輝建議,建設“六平臺”,應著力推動電子商務領域應用網路身份證,完善電子商務企業信用記錄,推動建立面向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的信用資訊採集、共用與使用機制,鼓勵發展社會化的電子商務網站可信認證服務,建立健全電子商務領域失信行為聯合懲戒機制等。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