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經濟觀察:新動能“接棒” 中國經濟頂壓前行

2019-08-15 11:1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經濟觀察)新動能“接棒” 中國經濟頂壓前行

  中新社北京8月14日電 (記者 王恩博)中國國家統計局14日公佈7月份國民經濟運作情況。在部分指標回落的情況下,新動能“接棒”為中國經濟繼續頂壓前行提供了支撐。

  當天披露的資訊顯示,7月份中國工業、消費、投資等數據均有所回落。對此,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直言,“我們感知到了加大的下行壓力”。但她同時強調,今年來官方採取了包括逆週期調節政策在內的一系列應對措施,效果正在顯現。不斷聚集壯大的新動能,就是其中之一。

  國家統計局近期發佈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三新”經濟增加值相當於GDP的比重為16.1%,比上年上升0.3個百分點。在世界智慧財産權組織最新公佈的2019年全球創新指數中,中國則連續第四年保持上升態勢,排在第14位。從這兩項統計不難看出,新動能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力正與日俱增。

  將視線聚焦到今年7月,與新動能有關的數據增長情況亦明顯好于整體水準。前7月,中國高技術産業投資同比增長11.4%,增速比全部投資高5.7個百分點。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長11.1%,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7個百分點,高於全部製造業投資7.8個百分點。

  在國家統計局統計科學研究所所長閭海琪看來,以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為主要內容的新動能正在快速集聚,經濟活力得到有效釋放,新動能持續發展壯大,成為支撐中國經濟邁向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力量。

  新動能之所以加速成長,逐漸接過經濟增長“接力棒”,離不開良好的政策土壤。尤其去年底以來,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行動持續發力,為企業發展減輕負擔。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1709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減稅10387億元。

  政策紅利換來了信心。劉愛華透露,官方針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今年二季度,52.2%的企業認為享受到減稅降費紅利,比一季度上升3個百分點,連續6個季度上行。在此背景下,7月份中國企業生産經營活動預期指數達到53.6%,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

  不斷上升的新開辦企業數量,也為此提供了注腳。今年前7月,中國日均新登記企業達到1.96萬戶,其中7月份達到日均2.13萬戶。與此同時,私營企業生産效益不斷改善,1至7月,規模以上私營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5%,快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此外,隨著中國官方針對激發市場活力、優化營商環境推出一系列措施,廣大企業也獲得更大創新創業空間。據統計,2018年,中國創業板、新三板掛牌公司數量達到11430個,是2014年的5.8倍;科技企業孵化器數量從2017年的4063家增加到4849家,增長19.3%。

  值得一提的是,支援經濟新動能,中國不只廣灑“紅包雨”,還出臺具體政策進行精準滴灌。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就確定了所有支援平臺經濟健康發展的措施。分析人士指出,此舉有助於推動網際網路平臺經濟兌現其發展潛力,對實體産業起到帶動和激活效應,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對於當前的中國經濟來説,外部環境嚴峻複雜,內部下行壓力加大,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基礎仍待鞏固。但有理由相信,隨著新興産業活力和潛力進一步釋放,新動能不斷增強,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將持續優化,其抵禦外部壓力的底氣也將更加充足。(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