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經濟有力量】深化區域佈局動力足

2019-08-14 15:38:00
來源:央廣網
字號

  編者按:中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各地區自然條件、資源稟賦、經濟基礎差異很大。黨的十八大以來,基於對未來中國改革開放和發展穩定大勢的深入思考和系統謀劃,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和推動了許多新的區域發展戰略構想和舉措,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不斷邁向深入。中國之聲特別策劃《中國經濟有力量》今天(14日)播出“動力篇”第四篇:《深化區域佈局動力足》。

  央廣網北京8月14日消息(張明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要“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習近平: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導向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

  2017年4月1日,燕趙大地一聲春雷,河北雄安新區橫空出世,京津冀協同發展邁上新起點。河北雄安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張玉鑫告訴,今年初,習近平總書記時隔近兩年之後再到雄安,強調新區首先就要新在規劃、建設的理念上。

  張玉鑫:習近平總書記問得非常細,反覆強調在雄安未來的發展中間,一定要處理好城市和自然的關係,城市和白洋淀的關係。雄安是因淀設城,這一定要首先保護好白洋淀這個生態環境。

  在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四分之一的註冊企業都來自北京,從“國之重器”超級電腦到無人機等智慧科技産品,都見證著京津冀協同發展釋放的新動能。一飛智控總經理齊俊桐舉例説,他們企業的總部在天津、研發中心在北京、試驗場地在河北。

  齊俊桐:因為現在國家制定的這些政策,就是讓我們的科研人員,讓我們的研發機構能夠釋放出它的活力。

  粵港澳大灣區,佔全國國土面積不到1%,人口占比不足5%,經濟總量佔比卻高達12%。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秘書長鄧江年表示,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是推進大灣區建設各項政策的重要支點。

  鄧江年:我們粵港澳大灣區,有10萬億人民幣的市場體量,我們有270個産業集群,330個專業市場的覆蓋率,這給科技成果的轉化提供了巨大的市場。

  去年一年,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門陸續出臺措施,將港澳納入國家創新體系。

  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教授毛艷華:我們在香港設立了16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澳門設立了4家,提升科技産業競爭力;對於內地來講,也可以更好集聚港澳,尤其是獲得國際上的創新資源。

  長三角地區,以佔全國3.7%的土地面積聚集了全國14%的人口,2018年創造了全國23.5%的經濟總量。目前在長三角,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已經全面展開。最近,安徽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項目正在緊張建設。

  安徽省發改委改革創新處處長朱的娥:我們要借助長三角一體化的發展機遇,推動合肥、張江兩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創新合作,不斷豐富和充實合肥科學中心的建設內涵。

  在頂層設計下,區域經濟發展呈現新氣象,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加速崛起。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説:“強化舉措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發揮優勢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創新引領率先實現東部地區優化發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