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人民時評:樹立正確的用海觀念

2019-08-13 13:22: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前不久,自然資源部通報,上半年全國未出現大規模違法填海現象,發現並制止違法填海行為8處,涉及海域面積僅約2.15公頃。不難看出,我國嚴管嚴控圍填海的局面得到了鞏固,違法圍填海活動得到有效遏制,海洋生態保護邁上新臺階。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提出新要求,保護優先、生態用海、集約節約用海的發展理念進一步確立。同時,堪稱“史上最嚴”的圍填海管控措施出臺,對違法違規圍填海形成了有力打擊和有效震懾。據統計,2013年全國填海面積達到15413公頃,隨後逐年下降。2017年全國填海面積5779公頃,比2013年降低63%。海洋保護取得的成績,也反映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斷進步。

  但也要看到,零星違法圍填海依然存在。客觀地講,確實存在沿海發展速度快、地少人多的現實矛盾,而且我國海域使用成本較低,圍填海造地矛盾較少,也刺激了這種向海要地的衝動。不過,從思想根源上來説,違法圍填海暴露出一些人對海洋缺乏科學認識,沒有樹立起正確的用海觀念。

  樹立正確的用海觀念,首先要明確圍填海行為是有大前提的。只有經過科學規劃和論證的圍填海,才能將對海洋産生的影響降到最低。我國是海洋大國,擁有約300萬平方公里管轄海域,大陸海岸線長達1.8萬多公里。一直以來,我國對圍填海項目環評審查過程有明確要求,包括要符合海洋功能區劃、有環境影響分析預測及採取的環保措施等。也就是説,我們應該在保護海洋的前提下改造和利用海洋資源。如果進行違法圍填海,就會違背自然規律,對海洋生態造成破壞。

  樹立正確的用海觀念,還要明確海洋生態保護對於生態保護全局的重要意義,尤其是認識到濱海濕地的重要性。濱海濕地連接著海洋與陸地,是獨特的生態屏障,不僅能夠涵養水源、凈化水體,還能削浪護岸、便於生物棲息,為沿海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不可替代的生態功能。違法圍填海,很容易破壞海洋生態環境既有的平衡,不當圍填海可能導致水體交換能力下降,不能及時疏散污染物,加劇水體富營養化。這都説明,違法圍填海不僅會傷害海洋生態,也會對陸地生態和生態全局造成損害。

  樹立正確的用海觀念,歸根到底是要正確理解人和海洋的關係。只有了解才會理解,只有理解才會愛護。從治理角度來看,不僅需要繼續嚴格管控圍填海,決心不能變、力度不能減、尺度不能松,還應當把樹立正確的用海觀念放到重要位置上。提高人們的海洋意識,在全社會大力倡導科學用海、生態用海、依法用海的理念,才能從根本上扭轉重陸輕海、重開發輕保護的慣性思維,才能讓保護優先、適度開發、陸海統籌、節約利用的原則深入人心,為建立海洋生態保護的長效機制奠定基礎。

  21世紀被稱為“海洋的世紀”。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設海洋強國戰略目標,我國海洋事業總體上進入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在海洋資源探測、海洋生物資源開發、海洋科技水準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進展。我們更應該抓住機遇,讓正確的用海觀念深入人心,人人得以珍視海洋、愛護海洋。

  《 人民日報 》( 2019年08月13日 05 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