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減負也是一個改革切入口

2019-08-13 13:22: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破解形式主義,關鍵就要用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實際效果,檢驗為基層減負工作成效

  重點項目推進、民族團結示範建設、農村危房改造、安全生産……往年年中,一個部門一個會,層層級級也有總結會、部署會,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澗彝族自治縣公郎鎮副鎮長龍旭東格外忙碌。而今年,南澗縣全縣重點工作會議集中到一天,“會議融合”讓鄉鎮幹部少了奔波,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向抓落實。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解決得如何,為基層減負成效怎麼樣,關鍵就要看能否讓幹部從一些無謂的事務中解脫出來,能否督促和幫助基層幹部把精力集中到解決難題、推動發展上。記者在雲南省昆明、曲靖、大理三州市採訪發現,縣級層面的會議、文件、督察考核減量明顯,贏得基層幹部一致點讚。昆明市官渡區明確督察檢查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彙報、不用陪同,直插一線、直奔現場,從而避免了基層陪同。曲靖市沾益區規定,需要鄉鎮黨政主要領導參加的會議,必須徵得區委、區政府同意,效果立竿見影:最近兩個月,一位鄉鎮黨委書記參加的會議數量同比下降60%以上。

  為基層減負,為實幹撐腰,要樹立在基層一線解決問題的導向、培育求真務實的作風、形成實幹苦幹的氛圍。曲靖市馬龍區為治理“指尖形式主義”推行備案制管理,全區自查摸底解散公務類線上群122個,清理整頓率達到68%。把以往應付文山會海、過頻考核、過度留痕的壓力,轉化為推動改革發展的工作動力,激勵廣大幹部崇尚實幹、擔當作為,這正是為基層減負工作的題中之義。

  大理州一位基層幹部説,為啥大家都支援減少年中督促檢查?之前,從上到下層層簽責,有的責任狀簽訂時間拖到3月或4月,基層部門剛部署和啟動工作,就要迎檢和問效,只能用編材料來應付。為基層減負是一個改革切入口,打掉的是形式主義不正之風,瞄準的是理順基層工作體制機制。過去上級單位只是將工作交辦下去,就坐等結果,抓落實變成了抓問責,為基層平添憂慮和壓力。如今結合基層實際安排各項工作,打掉不必要的工作環節和氾濫的督查問責,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反而調動了各方面幹事創業積極性。不再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之憂,不必受執紀簡單化、問責粗線條所累,才能卸下包袱,讓幹部“輕裝上陣”。

  也應注意到,個別領域“口號喊得響、行動輕飄飄”的現象依然存在。一些地方表面的形式主義少了,但形式主義“變種”慢慢多了起來:帶文號的紅頭文件少了,不帶文號的小紅頭文件多了;電子公文少了,郵箱發文多了;開的會議次數少了,會期卻長了……粗看問題不大,但細思量這樣的問題不小。這説明,為基層減負工作本身也需要防範形式主義,注意把握有沒有解決實際問題、群眾的評價怎麼樣。破解形式主義,關鍵就要用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實際效果,檢驗為基層減負工作成效。

  減負並不是減責。“忙正事,再苦再累也心甘。白忙活一個小時都是浪費。幫群眾解決問題花再多時間也願意。”大理州洱源縣紀委監委幹部楊麗萍這樣説。通過減負激發基層單位和基層幹部擔當盡責、奮發有為的精氣神,一定能不斷開創基層治理新局面,推動創造更多讓人民群眾點讚的成就。

  (作者為本報雲南分社記者)

  (本系列評論到此結束)

  《 人民日報 》( 2019年08月13日 05 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