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美國真的會退出《美日安保條約》嗎

2019-07-11 09:46: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專家視線

  美國真的會退出《美日安保條約》嗎

  6月26日,在赴日本大阪參加G20峰會之前,美國總統特朗普接受福克斯電視臺採訪時,再次對《美日安保條約》提出批評。特朗普説:“我們跟日本簽有安保條約,如果日本遭到攻擊,我們得去保護他們,用我們的生命和財産去打仗。但假如我們遭到攻擊,日本根本不需要幫我們,他們可以坐在新力電視機前面觀看我們受攻擊。”

  特朗普近期多次揚言要退出《美日安保條約》,但實際上,《美日安保條約》為日本提供安全保證的同時,也在限制日本軍事力量的發展,退出條約並不符合美國利益,特朗普這麼做,其實有自己的“如意算盤”。

  《美日安保條約》的本質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告:日本向中、美、蘇、英等盟國投降。隨後美國對日本實施軍事佔領,全面清算日本軍國主義,制定了日本的和平憲法。1951年9月,由美國發起共48個國家參與的對日和會在美國舊金山召開。9月8日,《舊金山和約》簽署。自此,日本與簽約國家結束戰爭狀態,並在法律上獲得獨立。

  《舊金山和約》簽署後幾個小時,美國和日本根據“和約”第5條(美國對日本的安全承諾)和第6條(美國在日本駐軍)的規定,立即簽署了《日本國和美利堅合眾國間的安全保障條約》(簡稱《美日安保條約》)。該條約的核心就是由美國在日本及附近的駐軍為日本提供安全保障。

  1960年1月19日,日本首相岸信介和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在華盛頓簽訂《美日共同合作和安全條約》(通稱《新美日安保條約》),新條約在原條約的基礎上,強調兩國關係更加對等,並肯定了美日軍事同盟關係。

  《美日安保條約》是美國二戰後亞太安全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本質具有兩面性,即一方面為日本提供安全保護,另一方面也限制日本軍力的發展。雖然特朗普上任以來,出於經濟利益的考慮,不斷慫恿日本加強軍備,購買美國武器裝備,但所謂的“加強”也是以不突破美國的限制為前提的。

  美國是否還需要這一條約

  對於特朗普認為《美日安保條約》對美國不公平的看法,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回應説:“從整體上來看,日美雙方的義務保持了平衡,單方面的指責並不恰當。”對於特朗普聲稱要退出《美日安保條約》的説法,美國政府方面出面澄清:“這與美國政府的立場不符。”美國助理國防部長薛瑞福也公開強調:“日本是(美國)非常重要的夥伴。”日本政府、美國政府和軍方的表態,無疑是為了避免特朗普的發言對日美關係造成嚴重傷害,同時也是美國仍然明確支援《美日安保條約》的立場宣示。

  目前,駐日美軍是美國最大的駐外國軍事力量,包括美軍陸、海、空、海軍陸戰隊四個軍種,總兵力在5.1萬人左右。駐日美軍的主要任務包括:在日本保持具有應急作戰能力的兵力,為美國的前沿存在戰略服務;根據《美日安保條約》,推進美日兩國間的軍事合作;保護美國在該地區的國家利益。

  美國保持及加強駐日美軍,是因為這一軍事存在是美國亞太安全架構的重要基石。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眾多盟友中,澳大利亞地理上偏離利益集中區域東亞太遠。韓國由於與日本的歷史和現實糾葛,使得日韓關係貌合神離,甚至不時發生齟齬,美國對其在關鍵時刻能否發揮自己所期待的作用還有疑慮。這就使得日本這個盟友在美國的西太乃至整個亞太安全架構中的地位尤為突出。

  同時,隨著中國的崛起,美國開始在全球範圍內遏制和圍堵中國,亞太和東亞無疑是重中之重。對於美國正在全力推進的“印太戰略”,日本是始作俑者,是日本首先將“印太”從地區概念轉變為地緣政治概念,將這一區域稱作“自由與繁榮之弧”。從地緣關係上看,日本是美國“印太戰略”在太平洋一邊的關鍵支點,美國的“印太戰略”離不開日本的深度參與。

  《美日安保條約》的目的之一就是限制日本軍力發展,美國當前是否還需要它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日本具有正常的國家防衛能力,美國在日本的駐軍就將失去存在的依據。那樣的話,將是對美國主導建立的二戰後亞太秩序的徹底顛覆。美軍如果退出西太平洋地區,美國將從全球霸主變為區域強國,這是其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的。

  特朗普的“醉翁之意”

  如此看來,事實上美國比日本更需要《美日安保條約》,退出這一條約完全違背美國國家利益。那麼,特朗普為什麼還要反覆抱怨這一條約對美國不公平,甚至揚言要退出《美日安保條約》呢?

  特朗普這麼做可以督促日本進一步提高支付駐日美軍經費的額度。目前,日本陸、海、空自衛隊編制員額24萬多人,過去軍事開支一直保持在GDP的1%以下。2017年,日本防衛省年度預算在實現五連增之後,佔GDP的比例為1.3%。

  在特朗普全力催逼北約盟國將防務開支至少達到GDP的2%,甚至應該達到GDP的4%才合理的情況下,日本自衛隊開支佔GDP的1.3%似乎不算高,以這樣的投入就可以維護國家安全,在特朗普看來顯然是大大地“佔了美國的便宜”。事實上,日本自知在安全上仰仗美國,在相關開支上往往是較為慷慨的。海灣戰爭結束後,美國向盟國攤派戰爭經費,日本雖未參戰,卻慷慨解囊為美國提供了數百億美元,支付了聯軍開支的80%左右。

  日本對駐日美軍日常開支的承擔也相對積極。按照2017年的數據,駐日美軍5萬多人,每人平均開支1530萬日元計算,共計7803億日元,而日本為此支付了7897億日元。連時任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都感慨:“日本是世界的榜樣。”然而,對於商人出身的特朗普而言,美軍替駐在國“打工”不能沒有“利潤”,所以,他公開聲稱,美軍駐在國支付的經費,應該是美軍在駐在國開支的1.5倍。這樣一來,日本還需要再增加一半的經費支付,才能滿足特朗普的需要。

  特朗普此舉也是在考驗日本對盟主美國的忠誠度。如果日本對特朗普退出《美日安保條約》的話語表示歡迎或者態度曖昧,特朗普就會得出日本對美國不夠忠誠的結論。那麼,美軍不僅不會撤出日本,還會對日本加強警惕。日本政府讓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給出否定的回應,一則表示日本政府並沒有將特朗普這一表態特別當真,二則表示日本對美國盟主是忠心不二的。

  特朗普揚言退出《美日安保條約》也是逼迫日本在經貿談判中讓步。特朗普上任以來,開啟了全球經貿的“震動模式”,幾乎推翻所有此前美國政府與他國簽署的貿易條約,進行重新談判和擬定關稅。日美貿易即將開啟新的談判週期,美國也將進入選舉年,特朗普已經宣佈將會競選連任。在與日本的貿易談判上獲勝,對特朗普而言顯得尤其重要。用退出《美日安保條約》敲打日本,達成聲東擊西、奇正相生的效果,恐怕才是特朗普的主要目的所在。

  (作者單位:國防科技大學資訊通信學院)

  吳敏文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