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滴滴漲價能否緩解市場供需矛盾

2019-07-10 14:39:00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號

  滴滴漲價能否緩解市場供需矛盾

  王桂霞

  7月9日,滴滴出行發佈北京市滴滴網約車價格調整説明,7月11日開始將實行新的計價規則,高峰時段起步價、里程費均調整。滴滴表示,隨著市民出行需求的增加以及安全與合規工作的深入開展,北京的供需緊張問題日益顯著,高峰期出行難、供需差異大等情況突出。此次價格調整旨在緩解供需矛盾,鼓勵乘客錯峰出行,減輕高峰時段用車壓力。(相關報道見A12版)

  從上述方案看,此次價格調整以漲價為主基調。比如快車的早晚高峰的起步價、里程費均漲價,而平峰時段的起步價不變,里程費、時長費下降,夜間淩晨則採取起步價、里程費上漲,時長費下降的方案。據介紹,滴滴依據每天出行數據,將一天劃分為4個時段,每個時段的出行人數、司機出車數量、打車成功率不同,造成供應曲線波動較大,於是以價格杠桿為導向,採取削峰填谷的方式,平衡司乘供需矛盾,以熨平曲線波動率。

  經過多年發展,網約車市場已相對成熟,市民消費習慣已經基本養成。2018年我國網約車完成客運量約200億人次,佔計程車客運總量的36.3%,成為城市居民出行服務體系中重要組成部分。此前網約車平臺為培育用戶、搶佔市場份額,採取了大規模補貼的方式,給予司機出車補貼、乘客打車優惠,令網約車價格競爭優勢較大。如今,在市場成熟之後,網約車行業面臨盈利壓力,減少補貼、漲價增收就“順理成章”了。

  目前條件下,滴滴在北京採取漲價措施,當有試探市場反應的考慮,一定程度上也具有行業風向標效應,可能引發網約車價格調整連鎖反應。如果此次價格調整效果較佳,能夠有效實現削峰填谷、增收增效,網約車漲價策略可能推向更多地方,根據每個城市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帶動其他平臺調整價格方案,以改善網約車行業的整體經營狀況。

  近年來,網約車用戶規模和客運量均大幅度增長,增長勢頭還在持續,凸顯行業發展前景良好。在此過程中,各地針對網約車推出一系列限制政策,網約車合規司機和車輛供應有所減少,這是造成市場供需失衡、部分大城市“打車難”現象回潮的原因之一。網約車限制政策提高了行業準入門檻,以最大限度保障乘客安全出行、司機和車輛安全運營,其必要性和正當性自不待言,在此前提下,應考慮在確保安全生産和保障市場供應之間找到平衡點,通過制定科學、合理的準入門檻,動態調節和充分保障合規網約車司機和車輛的供應。

  網約車平臺運用價格杠桿調節市場供需,引導乘客錯峰出行,鼓勵司機在早晚高峰期、夜間淩晨出車,以儘量平衡供需矛盾,這一策略的有效性值得期待。同時,各地合理調整網約車限制和準入政策,從供給側增加合規司機和車輛供應,也是緩解網約車市場供需矛盾的可行選項。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