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百條非遺旅遊專線 讓世界遊客與中國文化“親密接觸”

2019-07-09 15:52: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去哪兒網發佈百條非遺旅遊專線——

  讓世界遊客與中國文化“親密接觸”

  本報記者 董碧娟

  去哪兒網日前發佈“非遺非常潮”百條主打非物質文化遺産旅行專線。此舉在文旅業掀起了一股熱潮。據了解,這百條線路涉及跟團、深度、親子與自由行等多種形式,其中有30余條線路由北上廣深出發,指向雲貴川渝的線路超過60條。

  去哪兒網目的地行銷總經理黃凡表示,去哪兒網的“90後”用戶佔比超過三分之一,且存在客群持續年輕化的趨勢,此次推出的系列專線産品將為世界各國的年輕人提供一個接近、品味中國傳統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優質途徑。

  據介紹,在推出此次非遺專線前,去哪兒網作了較為紮實的市場調研,並利用大數據分析等方式優化“非遺非常潮”的線路設置。

  黃凡介紹:“去哪兒網的用戶主體是年輕人。我們在調研中發現,他們對傳統文化很感興趣,文化旅遊需求旺盛。我們應當為他們提供更好、更專業的服務,這也是我們對旅遊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次嘗試。”

  相關調研數據顯示,2018年國慶期間,超過90%的遊客參加了文化活動,超過40%的遊客參加了2項文化體驗活動,37.8%的遊客花在文化體驗上的時間為2天至5天。國內主要線上旅遊平臺(OTA)數據也顯示,圓明園、故宮博物院、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等文化類景區吸引了大量遊客,北京、寧波、無錫、西安、杭州、南京等成為文化類熱門目的地。

  非物質文化遺産將給旅遊産業帶來怎樣的商業價值?黃凡舉了一個例子,貴州遵義海龍屯是中國三大土司遺址之一,至今仍保留著長長的城墻、雄偉的關隘、古老的石道,是宋、元、明時期西南播州楊氏土司文化的重要遺存。此前,它並不被太多人知曉,直到2015年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産後,才吸引了越來越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海龍屯的帶動效應可以説是非遺文化及商業價值的明證。如今,我們已經以海龍屯為專題,推出了5天文化深度遊項目。”黃凡説。

  “最大程度地激活中國豐富、悠久的歷史文化遺産,這是我們為非遺線路尋找的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打通東西部的百條非遺線路,將有力推動西部文旅産業發展。”黃凡説:“中國的文旅資源太豐富了,我們要加快建設,讓更多來自世界的年輕人在旅遊過程中體會中國文化。”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