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二次元經濟”持續火熱 國漫再續“中國學派”傳奇

2019-07-09 11:1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上海7月8日電 (王笈)第十五屆中國國際動漫遊戲博覽會(CCG EXPO 2019)8日在上海世博展覽館落下帷幕。據組委會統計,本屆展會共迎來觀眾24.1萬人次,現場交易額逾2.57億元(人民幣,下同),意向交易額達21.3億元。

  《大鬧天宮》《黑貓警長》《葫蘆娃》……承載著無數國人童年回憶的經典動畫作品濃縮于本屆CCG EXPO的中廳長廊內,生動還原過往70年間中國國産動畫的發展歷程,吸引了眾多漫迷流連駐足。其中,盛行于上世紀中葉、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創作的一批具有濃郁中華民族風格的動畫作品,被稱為“中國學派”動畫。

  在中國動畫學會副會長貢建英看來,“中國學派”的特點在於對傳統文化的發掘、對藝術品質的精益求精,美術風格亦是追根尋源,故事中含有一些中國式哲理。如《大鬧天宮》來源於京劇,《南郭先生》採用了畫像磚風格,《九色鹿》主創團隊赴莫高窟23天進行采風……這些經典作品,至今仍是國漫寶庫中的璀璨明珠。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半個世紀過去了,內容和形式的不斷創新,讓“中國學派”動畫得以“青春常駐”。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副廠長陳波透露,未來10年,美影廠將嘗試諸如長篇水墨動畫電影《斑羚飛渡》等新的探索,也將越來越“張開雙臂”與海外合作,“我們希望讓更多年輕人知道,美影廠雖然歷史悠久,但是並不老,所有的動畫形象都非常年輕,也可以很時尚。”

  據瀚葉數據最新發佈的《大數據驅動下的動漫産業升級》研究報告顯示,在資本、新媒體、消費人群的多重驅動下,中國動漫産業産值持續快速增長,2018年行業總産值約達1747億元,用戶規模破3億,“千禧一代”成為了動漫用戶中的主力軍。在業內人士看來,“千禧一代”思想開放、個性鮮明、注重文化共鳴,更願意為好故事“買買買”。

  本屆CCG EXPO期間,由SMG尚世影業、中船文化傳媒聯合出品的動畫電影《江南》就頗受漫迷關注。影片採用中國風機械元素,首次將軍工機匠這一群體以動畫形式呈現于大銀幕上,將於今年9月上映。導演吳曉剛表示,《江南》既是一部熱血少年志,更展現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精神,“我們想用動漫這種唯美的表達方式,從歷史裏找到中國軍工業從學習到自主研製的圖強之路。”

  與此同時,與往年日漫、美漫COSER(角色扮演者)滿場跑不同的是,今年CCG EXPO現場,記者每走兩三步便能遇上身著中國風華服的COSER,扮演的人物大多來自國漫新作。國漫的火熱,讓動漫成為了時下中國年輕一代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途徑之一。

  如何讓國漫IP的生命力更長久?除了深挖傳統文化、內容推陳出新、借翼高新科技,業內人士還將目光聚焦于從線上走至線下,永恒存在、不會變老的動漫角色與本土文旅結合,或將産生新的連續效益。(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