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開放是最大優勢 上海走出一條超大城市發展新路

2019-07-03 09:31: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上海走出一條超大城市發展新路

  【來自國新辦新聞發佈會的報道】

  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第五、每人平均GDP超兩萬美元……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上海的變化與發展令全球矚目。上海,已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和發展成就的生動縮影。

  上海何以取得眾多發展成果?上海的城市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在7月2日國新辦舉辦的新中國成立70週年省(區、市)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上,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寅,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馬春雷等,詳細解讀了上海70年來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經驗做法,就如何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開放是上海的最大優勢

  “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上海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探索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時代特徵、上海特點的超大城市發展新路。”發佈會上,應勇用一組數據解讀了上海70年來的變化:

  ——70年來,上海的GDP從30多億元躍升到32700多億元,每人平均GDP從80美元到超過2萬美元,已成為我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

  ——第三産業佔GDP的比重從1978年的18%提高到目前的70%左右。經濟結構不斷優化。上海從單一的公有制經濟逐步轉向國資、民資、外資“三足鼎立”,現代服務業為主體、戰略性新興産業為引領、先進製造業為支撐的現代産業體系初步形成。

  ——上海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中位列第五,口岸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佔全國的27.9%、全球的3.4%,居世界城市首位。國際集裝箱吞吐量連續9年居世界第一,貨郵和航空旅客吞吐量分別位居世界第三、第四。

  ——現有跨國公司地區總部687家、外資研發中心448家,是我國內地外資總部型機構最多的城市。改革開放以來,上海累計實到外資2400多億美元。

  ——軌道交通運營線路長度達到704.9公里,居全球大城市首位。每人平均綠化面積從1949年的0.132平方米提高到目前的8.2平方米。

  “開放是上海的最大優勢。”“開放、創新、包容成為上海這座城市的最鮮明品格,已深深融入上海這座城市的肌體和血液。”應勇説,70年來,上海前進的每一步,都是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我們服從服務國家戰略、貫徹落實改革開放基本國策的結果,是全國人民大力支援的結果,也凝聚著上海人民的智慧和汗水。

  實施“三大任務一大平臺”

  作為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上海的發展不僅關係到一地一市,上海的未來發展對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全國發展的大格局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應勇表示,全面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必須實施好中央交給上海的“三大任務一大平臺”。就是上海增設自貿試驗區新片區,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推動長三角更高品質一體化發展,持續辦好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加快構建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建設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的實質不是簡單的自貿試驗區空間的擴大,也不是簡單的自貿試驗區政策的平移,而是要在更寬領域、更高層次、以更大的力度來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應勇強調,新片區就要對標國際上最具競爭力的自貿區來探索更具市場競爭力的、更加開放的政策和制度,進行有差別的探索,進行更大的風險壓力測試,建設更具國際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目前,關於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的總體方案,上海市會同國家有關部委已經擬定了總體方案,正在按程式報批之中。一旦正式通過和發佈,上海市將積極會同國家有關部門制定相關的配套制度和措施,加以實施,以期儘快取得有顯示度、有影響力的實際成效。

  2018年11月,上海市以一流的城市環境、一流的服務保障確保了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圓滿成功。在回答阿聯酋中阿衛視記者關於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籌備情況的提問時,應勇介紹,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與首屆進博會的基本框架大體相同,舉辦時間也在11月5日-10日。國家展、企業展和虹橋經濟論壇這三大部分基本不變。第二屆進口博覽會的總體要求是要實現“規模更大、品質更優、創新更強、層次更高、成效更好”,目前已有50多個國家確認參加國家展,有10多個國家將成為主賓國。企業展面積將從去年的27萬平方米增加到超過30萬平方米。確認參展的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超過250家。

  文化也是城市的核心競爭力

  “一個城市如果沒有文化,就相當於沒有靈魂。”應勇特別強調,上海歷屆市委、市政府都十分重視城市文化建設。上海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國際文化大都市,文化也是城市的核心競爭力。

  陳寅詳細介紹了上海加強文化建設的具體做法。他説,上海要推動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齊頭並進,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上海有豐富的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上海有400多處革命遺址和遺跡,有700多萬平方米的具有上海特色的石庫門、里弄房建築,有13個歷史文化名鎮和名村,更有數量眾多的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産,上海將會在保護的前提下利用好這些文化資源。

  上海擁有一批具有國際水準的文化場館,如中華藝術宮、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國際舞蹈中心等。陳寅表示,未來,上海還要對標國際一流水準的場館加快建設,世博文化公園、上海博物館東館、上海圖書館東館,上海大歌劇院等正在啟動建設當中。已有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上海國際藝術節等文化節展,還要不斷提升其水準,不斷擴大其國際影響力。

  “在推進文化事業和産業發展過程中,關鍵還是人。”陳寅説,上海熱情歡迎各類人才,包括一些名家大師、青年英才到上海來發展,我們將努力創造良好的環境,提供優質的服務,讓這些人才能夠借助上海這個平臺和舞臺揮灑才華,成就夢想。

  (本報北京7月2日電 本報記者 顏維琦 陳雪)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