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發現最美鐵路行走江湛沿海高鐵#寰方平:為民族復興貢獻強勁“交通力量”

2019-06-29 18:37:00
來源:環球網
字號

  6月25-27日,由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發現最美鐵路行走江湛沿海高鐵”活動順利舉行。在江湛鐵路即將迎來開通一週年之際,活動團走訪江門、陽江、湛江等地,實地見證粵西經濟、科技及生態文明發展巨大成就。

  “火車一響,黃金萬兩。”完善和優化交通運輸條件,是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實現工業化的重要保證。特別是鐵路,能夠帶動一片區域和沿線整個城市群的經濟發展,使區域經濟發展産生“同城共振”效應。高鐵更堪為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強引力”,已經不僅是一條運輸線,更是一個增長帶、一條致富路、一座友誼橋。事實上,作為城市發展的催化劑,高鐵對於城市功能的外拓、産業的升級的作用也已經顯而易見。

  城市融入高鐵,高鐵帶動發展,兩者相得益彰、互相促進。比如江湛鐵路,其就穿山越水、穿鄉過鎮,將“散落”在粵西大地上13個城鎮“串聯”起來,架起了城市經濟與縣域經濟聯繫的紐帶。數據顯示,江湛鐵路開通一年來,大大提速沿線城市的旅遊經濟發展,臺山溫泉、陽江海陵島、開平碉樓等熱門旅遊景點接待遊客量較無高鐵前有一半左右增長。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建國初期,我國鐵路營業里程僅有2.18萬公里。而截至2018年,中國鐵路營業里程已增長到13.1萬公里以上,擁有著世界上最現代化的鐵路網和最發達的高鐵網。與之相應,1952年我國GDP是679億元;2018年,中國GDP已經突破90萬億元大關,絕對值比1952年增長了約1325倍。交通強國步伐蹄疾步穩,中國經濟發展有了充足底氣。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時代精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歷史使命。70年砥礪奮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已經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從現在起至2020年,既是服務全面小康的決勝期,也是建設交通強國的關鍵期。黨員幹部就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牢牢把握歷史機遇,以改革、創新、開放為動力,著力推動交通運輸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開創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美好未來貢獻更為強勁的“交通力量”。(寰方平)

[責任編輯:陳文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