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國共産黨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

2019-06-13 15:31:00
來源:中青線上
字號

  70年矢志不移,70載風雨征程。新中國成立以來的70年,是中華民族為復興而奮進的70年,是中國人民為幸福而奮鬥的70年,也是中國共産黨執政的70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産黨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回望歷史是為了更好地把握當下,展望未來。新中國成立70年的歷史啟示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和人民在一起,同人民保持血肉聯繫,全力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我們黨履行根本宗旨的最大底氣。

  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自成立以來,中國共産黨一直在回答“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的問題。“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形成了一個相互依賴的有機整體,凝聚成一個生死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這是中國共産黨和世界上其他執政黨的根本區別。我們黨執政的力量和底氣來自英勇的人民,這是我們黨執政的基本規律和寶貴經驗。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們黨堅持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當作奮鬥的目標,把執政地位和人民主體地位結合起來,把執政能力建設與人民能動作用統籌起來,把政績提升與人民幸福體驗聯繫起來,用人民滿意不滿意來檢驗自己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準,不斷使人民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從西柏坡到北京,從一窮二白到決勝全面小康,新中國的發展歷史不斷證明,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是我們不斷取得新成就的堅強保證,“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是我們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人民是中國共産黨執政的最大靠山、最大底氣。

  同人民保持血肉聯繫是為人民服務的最好方法

  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同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繫,是中國共産黨群眾路線和根本宗旨的體現,也是為人民服務的最好方法。在革命戰爭年代,我們黨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做好群眾工作,贏得了人民群眾用扁擔、手推車和身家性命對黨的擁護。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我們黨堅持“來自人民、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人民利益為最高標準,團結了廣大人民群眾。在新時代,我們黨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將最高理想、共同理想和人民夢想統一起來,將初心、使命和宗旨統一起來。黨的執政與民族的復興、人民的幸福高度一致,只有同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繫,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為人民謀幸福是為人民服務的最大目標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為人民謀幸福就是中國共産黨執政的最大目標,人民群眾的幸福、快樂和滿意就是中國共産黨努力的最大方向。在革命戰爭年代,我們黨領導人民群眾和軍隊,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實現了人民解放、翻身做主人的迫切願望。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我們黨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征程,實施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準顯著提高。在新時代,我們黨要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以增進民生福祉為發展的根本目的,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實現人民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未來的需要。

  歷史總能給人以前行的力量。中國共産黨70年執政經驗告訴我們,人民群眾是歷史的真正主人,是歷史的創造者,是黨執政的根基和底氣。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産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一代代中國共産黨人前赴後繼、英勇奮鬥的根本動力。著眼未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更有信心為人民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更有能力履行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責任編輯:姜繼葆)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