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以消費電子産品為著力點 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

2019-06-07 18:37:00
來源:國家發展改革委
字號

  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消費已成為經濟穩定運作的"穩定器"和"壓艙石"。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 暢通資源迴圈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年)》文件,要求不斷優化市場供給,積極推動更新消費,提升消費支撐能力,暢通資源迴圈利用,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在當前全球經濟復蘇乏力、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盛行大背景下,文件的出臺對推動我國消費升級,持續釋放內需潛力,促進經濟社會更高品質、更可持續的健康發展意義重大。

  一、我國進入消費升級關鍵階段

  近年來,隨著促進消費體制機制日益完善,新一代資訊通信技術驅動的創新空前活躍,新的供給模式不斷興起,新的消費需求不斷激發,我國消費發展呈現全方位升級態勢。

  消費提質升級趨勢加快。我國正處於從中等收入國家向高收入國家邁進的階段,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28228元。消費能力提升帶動消費持續升級,綠色、安全、共用等新消費理念深入人心,人們不再滿足低質低價的産品和服務,個性化、小眾化、高端化需求快速釋放,傳統生存型、物質型消費向發展型、服務型等消費轉變,智慧化、資訊化、體驗式消費形成新趨勢,不斷培育壯大消費新增長點。

  新型供給能力孕育成長。以資訊網路技術加速創新與滲透融合為特徵的新一輪産業革命正在全球範圍內興起,與我國産業轉型升級形成歷史性交匯,為我國全面優化升級産業體系、促進全産業鏈整體躍升提供了機遇窗口。新興産業不斷發展壯大,數字經濟、平臺經濟、共用經濟、智慧經濟等發展迅猛;傳統産業加快向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方向轉型升級,新舊動能加快轉換,供給品質和效率明顯提高,更好地適應需求總量、需求結構的發展變化。

  內需成為經濟轉型升級主要動力。當前,我國外部環境複雜嚴峻,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必須把經濟增長動力更多放在擴大內需上。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能夠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有利於優化生産和消費等國民經濟重大比例關係,構建符合我國長遠戰略利益的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二、消費電子産品發展潛力巨大

  隨著5G、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發展,以5G終端、柔性顯示、超高清和虛擬現實産業等為代表的消費電子産品行業將進入發展快車道,産品創新水準和供給品質不斷提升,成為消費領域持續增長的重要熱點。

  5G商用激發新型智慧終端産品消費。2019年是5G商用元年,憑藉高速率、大連接、低時延的特性,5G將成為智慧終端拓展新功能和新形態的重要支柱,激發居民新一輪智慧終端消費升級。據IDC預估,2019年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將止跌回升,同比增長3%左右。同時,5G將與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雲計算等形成聚合效應,推動萬物互聯邁向萬物智聯時代,智慧可穿戴設備、智慧家電、智慧汽車、智慧機器人等數以萬億級的終端設備將步入發展快車道。

  柔性顯示加速消費電子産品形態變革。柔性顯示憑藉在解析度、色域等顯示畫質方面的優勢,對液晶顯示的替代趨勢日益明顯。以全面屏、曲面屏為主要特性的靜態柔性顯示已廣泛應用於手機、電視、電腦、平板、可穿戴設備、VR等領域,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相關數據顯示,柔性OLED面板的供給能力也將在2019年第四季度佔據OLED總産能的一半以上,成為推動OLED普及的重要動力。同時,隨著三星、華為等終端廠商積極推動折疊屏手機走向成熟,具備折疊、捲曲、拉伸等特性的動態柔性顯示也將得到普及應用。

  超高清終端産品步入市場增長爆發期。超高清視頻是繼視頻數字化、高清化之後新一輪重大技術革新。我國超高清視頻産業已形成終端先行、頻道建設穩步推進、行業應用初步興起的良好態勢。截至2018年底,4K電視保有量1.1億台,廣東廣電、央視先後開通4K試播頻道,為推動4K直播頻道普及先行探索,預計到2020年,4K電視終端銷量佔電視總銷量的比例將超過40%。2019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晚深圳分會場首次利用5G技術開展了4K超高清視頻直播,4K超高清視頻用戶數達1億。

  新技術助推虛擬現實産品應用普及。我國虛擬現實産業發展迅速,在商業模式創新、專業人才培養等方面都取得了諸多進展。目前,我國虛擬現實産業市場規模已超過100億元。隨著5G商用與人工智慧技術逐漸成熟,虛擬現實將以雲化架構為引領,突破業界慣有展廳級、孤島式、小眾性、雷同化的虛擬現實發展瓶頸,通過"5G雲VR"實現産業級、網聯式、規模性、差異化的應用普及之路。預計到2020年,我國虛擬現實産業市場規模有望突破500億元。

  三、著力推動電子産品消費擴大和升級

  《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 暢通資源迴圈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年)》文件將更新升級消費電子産品作為增強消費活力、釋放內需潛力的重要領域之一,分類指導、精準施策。下一步,地方政府及有關單位應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貫徹落實政策舉措,加快消費電子産品的智慧化、品質化、個性化升級,做大做強消費電子産業。

  夯實網路基礎,優化配套環境。一是推動千兆寬頻入戶。進一步推進住宅小區、商務樓宇等光纖到戶建設工作,擴大光纖寬頻覆蓋範圍。二是推動移動網路擴容升級。進一步完善4G網路覆蓋,加大載波聚合等4G演進技術的部署力度,加快5G網路建設進程,著力打造5G精品網路。三是深化電信普遍服務試點。加大對農村地區寬頻網路建設支援力度,補齊貧困地區網路基礎設施發展短板。四是增強網際網路應用能力。推動CDN向網路邊緣延伸,實現網際網路資訊源的高速接入和就近訪問,持續改善用戶上網體驗。

  推動産業創新,豐富市場供給。一是加強人工智慧等前沿核心技術研發和産業化應用。大力支援可穿戴設備、消費級無人機、智慧服務機器人、虛擬現實等高端智慧産品創新,推動消費類電子産品智慧化升級。二是要鼓勵企業發展面向定制化應用場景的智慧家居"産品+服務"模式,推廣智慧電視、智慧音響、智慧安防等新型數字家庭産品。三是加快實施超高清視頻、智慧網聯汽車等産業行動計劃,增加中高端資訊産品供給。

  促進升級消費,增強消費活力。一是開展家電"以舊換新"活動。通過節能補貼、折舊補貼等措施,鼓勵消費者提前淘汰能耗高、安全性差的家電産品,購買變頻空調、智慧冰箱、智慧電視等産品,加速更新升級。二是通過充分利用5G、人工智慧、物聯網等資訊通信技術,加快發展虛擬現實、增強現實、超高清視頻、遠端教育等領域創新應用,以創新應用促進智慧手機、個人電腦等産品更新換代。三是規範明確舊家電、消費電子産品回收和補貼標準,完善商業模式。

  暢通迴圈利用,實現綠色發展。一是建立完善便捷的回收網路,探索"網際網路+"資源回收新業態,豐富回收渠道。二是鼓勵生産者、銷售者、維修機構、售後服務機構回收廢棄電器電子産品,對於規範的回收企業,給予一定的增值稅減免和運費補貼等優惠政策。三是探索電器電子廢棄物回收拆解産業鏈縱向一體化運營模式,深度挖掘廢棄電器電子産品的再生價值,從單純的"回收"拓展為"回收+拆解"。(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 余曉暉)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