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我家的房子越來越寬敞(我和我的祖國)

2019-06-04 21:26: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村裏土地承包給個人,父親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發家致富積極性。在我看來,他很有致富眼光。和母親在家裏養長毛兔,在地裏大面積種植紅花藥材,不到幾年,成為我們村“先富起來”的典型。此時,家裏所住的兩間草房已幾處漏雨,墻裂了幾道大縫。加上我們漸漸長大,於是父母合計著要蓋三間磚瓦房。那時改革開放剛起步不久,河南農村普遍還沒有致富。在我們村,磚瓦房是“先富”的標誌,我家要蓋磚瓦房成了村裏的大新聞。1982年,父親備足蓋房的材料,花錢請泥瓦匠蓋起當時設計一流的磚瓦房。

  後來,父親在外地跑生意,又積攢了點資金,籌劃著在三間磚瓦房東面再蓋五間磚瓦房。按父親的打算,我和弟弟能考上大學最理想,如果落榜回鄉,我和弟弟成家後各住三間,他和母親住中間的兩間,算是都有房子住。當時我和弟弟讀初中,家裏的收入可以有結余。為了蓋房子,父母用了一個冬天的農閒時間,從村東的坑塘裏取土,趕著自家的牲口把土拉到宅基地上。趕上星期天,我和弟弟也會幫忙。我很佩服父母的勤勞和耐力,他們兩個的身體並不強壯,特別是父親,身體似乎有點孱弱,但是他們硬是一點一點地把五間房子的宅基地墊得高高的。不久後,房子動工了。大概一週後,我們的宅基地上聳起五間打眼的磚瓦房,引來村裏不少人羨慕的眼光。

  進入上世紀90年代,我和弟弟妹妹接連考入高中,吃住在校。父母在家裏居住著八間磚瓦房。從1993年開始,四年時間我們家走出三個大學生。我和弟弟妹妹陸續大學畢業,父母沒有供養孩子上學的負擔,家境更寬裕了。

  近幾年,城鎮化飛快發展。位於週口東新區的我們村,屬未來商務區規劃用地,規劃了生態園、觀光湖泊、休閒廣場,在距離村莊不遠的地方還通了高鐵,建起高鐵站。2016年,我們村的土地被週口一家學校徵用,父母得到了土地補償款。周邊樓房林立,原先的八間磚瓦房顯得不合時宜,於是父母決定推倒磚瓦房,蓋起兩層樓房。這次建房,父親沒操多大心,“工程”全包給當包工頭的我的堂叔,缺什麼材料,父親打個電話讓人送來。很快,一幢氣派的樓房拔地而起。

  不過,父母在小樓裏還沒有住到三年,因為城市發展,老家被列為拆遷對象,我們的房子也在拆遷之列。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了70多年的父母雖然心中不捨,但還是服從家鄉建設需要,率先在拆遷協議上簽字同意。按照補償條款,父母可以得到更加寬敞的安置房,住進了高層樓房。

  回憶幾十年來,為了改善住房條件,父母數次蓋房。從住草房到磚瓦房再到二層小樓,再到如今的安置樓房,每一次房屋變動,都傾注了父母對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折射著國家的飛速變化。

[責任編輯:賈若瀾]